下午两点多,反对仇恨亚裔犯罪关注组(SAAHCAG)的歧视举报网(1-2-3.site)收到举报。举报用英文写成,大致翻译为:
9月27日中午接到一个电话,一个人在电话里朝他喊叫F词汇,让他滚回中国,辱骂他“F Chink”。由于来电电话号码和ID清晰,受害人打温哥华市的非紧急报警电话604-717-3321,电话响了20分钟没有人接,被挂断了。前后共打了4次都没有通。
我们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受害人是温哥华市市议员候选人李会民(Morning Lee)。这真是有点无巧不成书了!李会民曾在访谈中说,从他十几年前移民加拿大时,他就开始和种族主义做斗争,“刚来加拿大时,英语还听不大懂时,在一家大型超市购物,遭遇了收银员的不公平对待、感到受了歧视,投诉无果,我就将超市告上了人权法庭,让他们赔款100元捐给红十字会。”2020年,他还深度参与到一个反种族歧视协会的活动中。
为什么遭遇陌生人的“电话袭击”?李会民分析,应该与他参加市选有关。“参加市选以来,由于我在一些事情上积极发声,比如要求温哥华市选选票上按照温哥华宪章规定印上候选人常用名字等等,已经受到一些攻击。比如在FB等社交媒体上、微信群中、甚至我发的朋友圈信息下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友好语言。但是我不在乎。我遭遇的歧视越多,越说明我的参选有意义——温哥华警察局对种族歧视的案件的处置问题很大,必须要改变。”
李会民报警无果的现象,应该不是个案。去年,越南华裔史蒂文.吴(Steven Ngo)遭遇歧视案件后,也是无法在温哥华警局报警。
根据RCI的报道,“吴给温哥华警察局的非紧急号码打电话报告此事,但是等了半个小时还没有轮到他。他转而登陆警方网站,却发现报告仇恨犯罪的表格只有中文简体字和繁体字的。不懂中文的他只好把表格用谷歌翻译软件译成英语,然后再用英语填写。他对记者说,那些不会说中文的人怎么办呢?要知道东亚裔并不是只有华裔,还有越南裔、日裔和韩裔。现在的警方报案机制对这些人来说很不方便。他决心利用自己熟悉电脑的优势来帮助他们。他建立了网站‘为报告反亚裔仇恨罪行清除障碍’,并设计了多语种表格,包括中文简繁体、越南语、菲律宾塔加拉语、韩语和日语。受害人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语言填表,然后通过电邮或邮局把表格寄给温哥华警察局。”
针对吴律师的好意,温哥华警局发言人的回应是:“最方便的报案方式还是打电话(604-717-3321),紧急情况下打911。温哥华警察局使用五十多种语言,通常都能为不懂英语的报案者找到翻译。”
然而,现实似乎并非如发言人所说的那样方便。去年吴律师的遭遇,在一年多后,又被李会民遇到了。这是巧合吗?
报警难,是许多种族歧视受害者不愿意报警的首要原因。电话打几十分钟不通,实在是一种煎熬。
如吴律师所担心的,打通电话后,考验种族歧视受害者的往往是语言问题。倘若警局真有五十种语言翻译还好,否则语言沟通确实是一个障碍。根据这几年的反歧视经验,社区中遭遇种族歧视的受害者中不少是英语不大好或者很不好的人。让英语不好的人用英语报警或者与警员沟通,的确是挑战。
李会民主张,三级政府应该合力设立一个种族歧视电话接警中心,配备多种语言翻译,能让受害者打通电话并说清楚,这是反种族歧视的第一步。这个建议其实省政府已经提出来了——要设立反种族歧视多语种热线,只是尚未见具体操作。假如真的能开办这样的中心,至少按照行政区域,比如大温地区、大维地区等,深具实操性。
报警立案后,案件的推进缓慢或者从此杳无音信是受害人不愿意报警的第三个原因。比如泼咖啡案在网上征集抗议签名时,就有人留言说,曾与案件被告同住一栋公寓楼,也曾被两位被告进行过种族歧视辱骂,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创伤极其严重——她后来不得不搬家走人,实在不能再近距离面对施害者。在她被骂的时候,她还推着童车,车里是她的小孩。幸好孩子睡着了,否则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受害人说,报案后,案件没有任何进展。
可见,如何推进案件进展,也是警局需要正面的问题。像这样受害严重、报案又没有结果,让其他受害人会认为“报案也没有用”的印象。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种族歧视很难有效制止。市选临近,希望各城市新的市政府能有效关注相关问题,多做些实事。
10月15日,有投票权的读者一定记得去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