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本来是上班族最期盼的日子,因为经过一周的劳累终于“休息”在望,可以期待周末的小憩、读书、散步、美食、友聚的享受。但是,5月7日周五,两条消息出来,一条令人感觉沉重,一条令人感觉气愤。

第一条是卫生部门泄漏信息,我们得知列治文的疫苗施打,只有30%,落在了卑诗省平均数40%的后面。而列治文是华裔人口占据多数的城市,于是人们便担心华裔因为忧虑疫苗副作用,可能施打的人数少了。

有些人感到吃惊,认为华人在第一波至第三波的疫情高潮中,是防疫做得最好的社群之一。即使当时武汉成为疫情初次爆发的中心,人们担心人员的外流会造成卑诗省沦陷。但事后数据显示,武汉的病例,并非是卑诗省第一波外来感染传播的主因。这主要是华人防御在先,餐馆最早牺牲,华人冒着被歧视乃至攻击的危险,最早佩戴口罩,最早自律停止群聚,这些举动都在政府卫生指令出来就做到了,并给卑诗省当局重视疫情敲响了警钟。省长贺谨也认可了华人在这方面的贡献。

如今,疫苗成为战胜疫情的最后一战,华人是否却步落后?这是一个考验。疫苗副作用仍然不清楚,但遏制疫情传播确实需要疫苗。我在此有两个建议,一是根据专家意见,全民施打疫苗达到七成五至八成的人口比例,即可遏制病毒传染。也就是说,确实有二成或者二成五的人口或许不用打疫苗。问题是,如果每个人都想成为这二成五,那这个二成五就永远达不到。

此外,我的意见是,如果有二成或者二成五的人可以不打疫苗,那情愿将这个机会留给年轻人,因为他们人生刚刚展开,万一真的有副作用,对年轻人的影响就大很多。我期待,华裔家长们尤其是50岁以上的朋友,应该每人都去施打,不要把自己算在二成或者二成五以内的人里,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年轻人,他们要结婚生孩子,他们是社会和国家的明天。

另一个消息就是,彭博社根据北美各大城市仇恨亚裔的犯罪率数据,给温哥华戴上了仇恨亚裔犯罪之都的帽子。我感到很羞愧,有气愤。因为号称最多元文化的温哥华,在这波歧视浪潮中沦陷,落下这个“恶名”,市长甘乃迪有责任,市议会有责任,警方也有责任。

温哥华是歧视华人的历史发源地的地方,也是日本街、唐人街遭到过暴力攻击焚烧的地方,但在2006年联邦保守党哈珀政府对人头税和排华法道歉之后,温哥华竟然是最后一个道歉的主要排华、歧视华人的国际大都会,令人愕然。我在当初就评论,这是“迟到的道歉”,没有什么好吹嘘的,也反映出温哥华歧视华人歧视亚裔的社会土壤十分深厚,道歉阻力重重。

到了上次市选,出来的结果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人口族裔和文化如此多元的温哥华,竟然一改过去二十年的历史,从市长到市议员,全是“白色”的,没有华裔、印裔这样庞大少数族裔有色人种的民意代表,以至于不少白人都感觉到这样的结果有点“羞愧”。这说明了什么?少数族裔参选者和选民当然要反省“努力不够”,但这个城市歧视华裔和亚裔的氛围难道不是已经有了先兆?

再来看疫情当中温哥华市长的作为。仇恨亚裔尤其是华裔的风波早就起来了,街头袭击、针对老人女性、公车上辱骂等等,甚至早过重灾区的纽约和旧金山。但是,温哥华市长、市议会不见动静,警方“雷声大、雨点小”,让犯罪者长时间逍遥法外,以至于仇恨亚裔犯罪一路飙升,终于成为“北美仇恨亚裔犯罪之都”。我们没有看到甘迺迪市长及时出手遏制仇恨犯罪,每天努力做的只是让“少量携毒者除罪化”,此外就是给省长施压要钱,拖省长抗击疫情的后腿。

说老实话,甘迺迪市长上台后,给吸毒者大开绿灯,沽名钓誉搞北欧式的“社会进步”,但对发生在眼前的仇恨犯罪熟视无睹,最终让我们最自豪的温哥华被戴上了“仇恨亚裔犯罪之都”的“桂冠”,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气愤吗?不仅如此,即使市长在毒品问题上“开绿灯”,温哥华枪击案、有组织犯罪、过量吸毒死亡仍然问题重重,这样的治理令人如何信服?除了市长,“全白”的市议会是否对亚裔遭受的歧视打击没有“感同身受”,没有措施遏制,是否也要反省?

温哥华曾经是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找回过去的美好,这是温哥华市民、尤其是华裔市民,应该深思和回答的问题。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