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我来美国旧金山做膝盖手术,一直到八月才可以起身走动。八月二日上午做完复健运动后,我突然想要看书,走到书柜前,看着那几排排列得很整齐的书,就特别怀念作家朋友喻丽清,好久没有她的音讯了。自从知道她得了癌症后,一直联系不到她,据说她谢绝了慰问的电话,也不回电邮。后来有一阵子,知道她的病情有好转,在报上也读到她写在医院病床上与病魔斗争后的宁静,很感宽慰。从书柜上随手抽出她翻译的《盲爱》,心想这一两天一定要联系她。没想到当天下午,就接到好友郑羽书从台北发来的微信,传来丽清的噩耗。我马上意识到丽清是来向我告别的,冥冥中也许她知道我做了手术,是告别也是来探望我?身体的伤痛加上心情的哀伤,叫我一夜辗转无眠。

初次跟丽清相识,应该是在台北开的第一届世界华文作家会议上,我代表菲律宾地区宣读了论文,会后丽清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表示她对海外华人写作的好奇和关心。于是,我们开始通讯,那个时候还不流行用中文写电邮,都是手写邮寄的联系。不久,在我担任亚华作家协会菲律宾分会的常务理事期间,我建议由我们分会邀请喻丽清来菲律宾访问,她就代我们邀请了简碗、吴玲瑶组成三位美华女作家访问团,也是菲华文坛首次与北美作家的交流。那次除了与菲华文艺界座谈外,我们也在马尼拉的中正学院为她们三位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演讲会,学校的礼堂挤满了上千师生听众,获得热烈的反响。

接待她们旅游参观期间,街道上车遇到红灯有时会碰到贫穷的菲律宾人小孩,靠近车边伸手乞讨。每遇这种情况,我观察到喻丽清总是低下头,不忍心看乞讨的孩童。她的仁慈和悲悯之心,后来表达在她的访菲的文章中。这次的访问也让我们有机会拜读这几位美华作家的著作和赠书。在当时华文书籍贫乏的菲华社会,这次的交流为我们增添一份精神养分。

后来,我因儿女都去旧金山念硕士学位,由于经常去探望他们,我与丽清也有了较多的联系。丽清住伯克莱(Berkeley),离我们住的地方较远,我去看他时,都是乘坐地铁到伯克莱车站,丽清再开车到车站接我。在她家布置诗意素雅的客厅,泡一壶清茶,聆听她的文学观,如沐春风。更难忘的一次聚会,是丽清邀我同去拜访住旧金山的名作家谢冰莹老师,让我有机会认识这位在中学《国文》课本上读过她作品的作家,也为这次的造访写下一篇纪念文章。

丽清曾任『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为筹备1998年第五届会员双年会,丽清盛意邀请我加入这个组织,并列席她主持的筹备会议,当时她曾私下向我表示希望有一天我能接任副会长职位。当时我是新会员,不敢有此意愿与奢望,但受她这份重视和鼓励,一直到2012年我才负起筹备第十二届在武汉举办的双年会的会长责任,也可说不负好友对我的期望。为了鼓励我参加这次会议,知道我没带名片出门,丽清还特别请她先生在电脑上为我设计印制精美的名片。如此的细心只能是发自她坦诚待人的人格。

有一年,丽清要搬家,许多书她带不走,刚好我那时在旧金山,她就打电话说要把一些书转送我,她记得我们在菲律宾不容易买到好的中文文学书籍。我当然乐于接受,马上要女儿开车送我到伯克莱丽清家。她已经整理好几箱书,我们的车塞得满满。回家一看,有台湾尔雅、九歌、洪范出版社的文学书,还有一些哲学书籍和写作工具书,都是台湾名家的书。我喜出望外,连忙电话告诉丽清,这些书太珍贵了,我不能拥为己有,但我一定会代她好好保管,待哪一天,她需要时我会物归原主。当时我自荐为“书保姆”,如今,人去书在,我会永远珍惜爱护着这份礼物。

认识丽清时,她已是一位移居美国的台湾成名作家。她写作的路很广,著作甚丰,获多种文学奖,除了拿手的散文,也写诗,儿童文学和极短篇。文笔清丽如其人,内容很富哲思,每篇作品都能让读者有所思考,有所获得。她与病魔奋战两年多,走之前吩咐家人不设任何仪式,正如她朴实的人格、潇洒地挥一挥手臂,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她所留下的作品,却是华文文坛的天空一道永远绚烂的云彩。

本文作者简介

林婷婷,菲律宾大学文学硕士,著有《枫叶絮语》等多种。曾任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长、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现为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副主任委员暨《华章》编委。

菲莎文萃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