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教育局以“不公平”为由,计划逐步取消高中数学和科学的优等生课程(honours courses)。不知道温哥华教育局真实的理由是什么,但如果取消课程是为了“追求公平”,恐怕是南辕北辙。因为取消了优等生课程,才会对学生造成不公平。

加拿大的基础教育所奉行的准则之一是“地板低,天花板高”。意即,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生存”,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尽可能地向上发展。不仅口号如此,多年来,教育系统也是如此实践的。

在BC省,省教育厅将某一方面能力超出同龄水平的孩子称为“天才儿童”。当一个孩子被认定具有或潜在具有高出常规的智力、创造力或其他特殊能力时,即可被归为此类。具体表现大致可归结为:

“具有高超的智力水平,包括词汇量大、记忆力好、学知识快且轻松、具备的信息多、善于总结、容易接纳新观点、抽象能力强、善于体察、喜欢判断总结等;

创造性突出,包括喜欢提问、对各方面都好奇、点子多、看问题的方式灵活多样、观点独特(原创性)、善于细节化、善于将创意变得更有趣(勤于思考)、能将点子转化或合并、洞察力强、喜欢冒险、喜欢推测设想、被否定也不以为然、能体会出微妙的幽默和矛盾;

任务承担力强,包括能为自己制定目标和标准、积极参与到喜欢的任务中、对感兴趣的事务热情度高、完成任务时不大需要外来动力、对自己的项目和兴趣点专注、精力旺盛、轻易不放弃、喜欢分享成果、追求新的项目和挑战、喜欢承担责任。”

这类儿童具有超常学术学习能力的被归为“天资类”(gifts),具有艺术、创造力和社交禀赋的被归为“天赋类”(talents)。一个孩子可以是既有天资又有天赋,但他们可能有其他方面的不足,如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有些属于“学障资优生”(2e)。因此,不能希望一个天才儿童面面俱到。确实,接触到的这类孩子中,情绪不稳定、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比较孤僻、行为举止怪异等这些现象并不鲜见。道理很简单,每个人的情商、智商、财商等各种素质总和都差不多,若某些方面过强,必然有其他方面偏弱。大多数天才儿童都比较“宅”、不合群。

显然,这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为了帮助他们能顺利地发展,保障他们能有自如的学习和课堂环境,BC省教育厅开设了“天才计划”(又名“挑战计划”),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开办系列课程。优等生课程也属于此类。

这些课程,并非仅仅是所学的知识的难度增加(如允许十年间学生跳级学十一年级的课程),而是在学习方法上与普通班不同。这类课程的授课方式更提倡IEP。IEP全称是指个人教育机会,即老师、家长和学生联手,按照每位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个人的学习计划。这就意味着,老师会减少统一授课的量,强调学生自学,需要学生有自学的能力、动力、自我约束力。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孩子的能动性、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而非仅仅是老师灌输知识。

即使普通班,加拿大的教育重点也不是完全在知识掌握。对于优等生课程这类“拔尖”的课程,就更不是要灌输知识。因此,如新闻报道中所说,温哥华教育局认为,取消了优等生课程,有能力的学生们可以通过提前学高年级的内容来弥补——是忽视了加拿大教育的本质特色,将加拿大教育降级为“填鸭”教育。

对于学习天赋强的孩子来说,回归到常规班还有学习欲望被打压的隐患。如报道中所引述的UBC大学的特殊教育专家所说,“取消优等生课程此举并非明智,老师有可能因为班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而选择放弃高能力学习的学生,在教师须要非常努力地满足多层次教室的需求,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做法。”事实也是如此。

大温地区“天才计划”的系统课程最早的开始于6年级。之前,被评定为学习能力超常的孩子们仍以常规班级课程为主,每周有一次相关的课堂活动。这些孩子们在常规班里由于表现得比较突出,容易受学生们孤立,或者被老师冷落。

如报道所引述的一位家长的担忧,“我女儿从小对学习有特别强的求知欲,在小学时被老师要求不要经常在课程举手,女儿对学习逐步失去乐趣,直到女儿加入优等生课程,在那个充满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感觉自己并无与众不同。”

笔者参加过数次“天才计划”的相关讲座,曾听到不止一位家长感谢“天才计划”的设立。有位家长说,她儿子在7年级入读天才计划的班级后,回家第一句话是“终于感觉到了上学的乐趣”。另一位朋友的孩子也属于“天才计划”,现在已经从UBC的“少年班”毕业去美国读博。他儿子从小在普通班里就是鹤立鸡群,由于感兴趣的内容与同龄人不一样,显得性格孤僻。他们以为孩子性格不开朗,不愿意与人交往,直到上了天才计划,才发现孩子在同类人中如鱼得水。

如同枣核,无论是学习能力超强还是偏弱的学生,都是少数。取消优等生课是砍掉对超强的这部分学生的特殊照顾。那么,温哥华教育局是否也要取消对枣核另一端学生的特殊照顾?难道公平就是取消对特殊群体的照顾吗?那样的话,步道上的盲道是否也要取消?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