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为何华裔来加拿大一百多年了,但是华社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进步得缓慢”,外子说,“不能总拿一百多年来评价华社问题。华裔移民史虽然很长,可新移民不断涌入,一代移民总有适应的过程。如果想讨论并解决华社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从一代移民入手比较合适。”

的确,一些华社的问题深究起来,确实是华一代的问题。华一代沿袭从小养成的习惯,到了加拿大并未根据本地情况及时调整,于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格格不入”。这并不牵涉到“对错”、“是非”,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耐受度,却会影响到华裔在加拿大的生活的舒适、安全,也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发展。

比如,不愿意发声、怕麻烦。

图片

华裔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愿意发声,遇到麻烦能忍则忍,委屈了也就算了,“牙齿掉了和血吞”。在华夏文化中,忍耐是一种美德,常常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可是,应该明白——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前提是,华夏文化、中文沟通中都讲究“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些事情不必说,有些意思不用挑明。一个眼神、一段沉默、一个欲言又止的语气,你不说,他便懂得;说了,反而不和谐。

然而,西方文化对“意会”的态度恰恰相反。你不说,他不懂。你以为他可以领悟话语背后的意思,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你的话语背后还有意思。

有位老移民回忆,他花了好几年才改掉委婉表达的习惯。他去朋友家做客,对方问他“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他秉承从小被教导得要“客气”,出门在外不要那么“不见外”,被招待时要拒绝,客气地回答,“不用费事儿,我什么都不喝。”倘若主人是华人,一定会置若罔闻地该准备什么饮品准备什么。可是他去的是白人家,主人谈笑风生地聊天,真的什么也没有给他端上来。当白人朋友来他家里,对方说“什么都不喝”,他还是给泡了茶,对方怀疑他听力不行,关心地问他,“我说的你没听懂吗?”在加拿大,“客气”毫无意义。

图片

你忍耐,想以忍耐换取他的反思、同情,他以为你无所谓,甚至会误以为你甘之如饴。

旧金山档案馆中存放的十九世纪的报纸中记载着一个伤心的故事。排华期间,一群白人青少年路遇一位挑扁担的华工老者。出于无聊和对华人的好奇及厌恶,他们先是拽老者的辫子,又抢他的扁担,再加以拳脚,最后竟将老者活活打死。他们的供词中打死老者的原因之一是老者从始至终没有说一句No,没有一下反抗。他们施暴太顺利了,并未受到任何制止,不仅受害者不发声,且路人匆匆而过、其中不乏华人。老者的忍耐和路人的漠然纵容了他们的恶行。

道理很简单。对大多数恶行来说,受害者的反抗、旁观者的当头棒喝都能有效遏制恶行,或者至少减缓恶行。毕竟人心都有向善的动力。

在加拿大的生活中,无论是工作中遭遇不公正,还是大街上遭遇歧视,都需要当事人发声抗议。对于前者,不少华一代已经领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职场不能只闷头干、不发声”——谈论起这个问题,大家颇有共同语言及相关经验。对于后者,还需要华一代们加劲儿领悟并行动起来。公司里没有被及时提职,损失的货币可以计算出数值,实在不开心还能换工作;而歧视一旦形成风气,损失的不仅是个人的事业、发展,可能还有身家性命,而且,子孙后代的前途更岌岌可危。美国五十年代的麦卡锡主义建议了解一下。

7月12日,政府宣布了“国家安全指南”,加拿大的科研界将逐步推行由国家安全局审查及决定大学科研基金的发放。打着国家安全的名义由政府机构管理科研,以不透明的审查方式去有目标地审查既定人群,制造恐慌气氛,结果会如何?主媒记者已经写了文章分析该政策,认为这是针对华裔、中国制定的。果真如此?还是主观臆测?

华裔应该发声,要求政府给出如何执行等清晰的解释。否则,如此不清不楚的政策出台,有可能连带出系列政策。华裔素来重视教育,很多华裔在从事科研工作。恐慌严重了,大学任教的华一代还能坦然地工作下去吗?华二代是否会有意识地远离高校教职?既然纯粹客观地科学研究都可能被扣帽子,那么政界呢?再远离政界吗?接下来,商业公司还要不要做大?法律界可否涉足?军队、警察、社会公共服务部门是否允许加入?一步步恶化下去,难道又要退回当年排华时期的被“圈禁”在唐人街的命运吗?

当一个族裔恐慌时,社会不再能和谐、美好。危害民主、自由、民权的大棒挥下来,不仅是华裔,且将是全体加拿大人的灾难。

图片

不发声,就是姑息纵容。作为当事人要发声,作为路人也要发声,这才是真正的加拿大人。发声的方式很多——给选区议员写信或直接约见、公开信联署签名、和平集会、示威游行、散发传单、联系英文媒体、推特等社交媒体直接@三级政要或相关机构等等,还有,别忘了选举时投票。“No Vote,No Rights”。

图片

政客们看选票。不投票的选民等同于零。华社投票率提高了,政客们的政策倾向自然会发生变化。现在的状况是,两党比着赛地边缘化华裔,以此显示对加拿大国家安全的重视。华裔好比挂在鱼钩上的诱饵,被政客们用来钓取某些人的选票。倘若华裔入籍率高、投票率高,局面会出现反转,华裔才能摆脱今天被抹黑、明天被抹红的命运。

华一代自我教育的路还很长。学习如何发声、如何维护权益、如何不要被一些媒体妖魔化、不要被社会边缘化、如何在纳税之外还能切实参与到加拿大社会的建设,凡此种种,都是要上的必修课。华一代要求孩子的学习总是很严格。同样的严格也应用于自身——对加拿大公民必修课,得不了A,也不要得F。

本文仅限作者观点,不代表高度见闻立场。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