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与两个迈克各自回家后,尽管媒体在继续大肆报道,社会舆论仍然喧嚣,但是孟晚舟和两个迈克还是谨言慎行,显然他们离开前签署的延后起诉协议和取保候审协议仍然是有效的,这是对合约的认同,是一种文明和契约精神的所在,这当然是好消息,也让国际社会对中美加三国关系在竞合中维持基本底线有一种起码的期待。

孟晚舟在温哥华的三年,除了脚上的电子脚镣和晚上七个小时的宵禁之外,仍然是自由之身,媒体也事无巨细地进行了报道。而她自己所受的心灵煎熬,也在法庭外的最后一次感言中透露,所以媒体挖的料不是很多。

两个迈克身陷囹圄,故事当然多一些,但从目前来看,也只是透过亲戚朋友的间接报道,得以窥见一鳞半爪,读书、锻炼以及意志力的锻炼,使他们得以经过这个磨难,精神抖擞地回到加拿大。

因此,从孟和两个迈克个人的角度而言,他们是赢家,因为毕竟可以回家了。至于他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者国家要他们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另外一回事,跟我们关系不是很大。这样的历练,给未来他们的人生会带来怎样的回报,是他们自己需要面对的挑战,与我们关系也并非很大。但愿他们一切顺利,也让他们自己的人生因着这三年的风雨变幻而变成“开挂人生”,节节向上。

对我们而言,再度可以感叹的是,面对时代的变局,面对大国的博弈,个人真的犹如大海上的一叶扁舟,瞬间可以遭遇巨浪吞没。反过来,也因着时代的大变局,遭遇巨浪吞没的人生,也可以随着风浪,再度跃上时代的顶峰。

不能不说,祸福相倚,内政和外交常常不能两全其美,“面子”和“里子”也往往不能兼得。从这个角度来看,围绕着孟晚舟和两个迈克的“捉与放”,围绕着人质外交的争议,美中加三国都不会是完全的赢家,也不会是完全的输家。

大国竞争,除了不择手段之外,当然还有“文明较量”,目的是赢取“得道多助”。台面下政治协商和妥协的“魔性”所在,就是创造一种各说各话、各自表述的空间。吃瓜群众当然无法知道内幕,也站不到“冷眼旁观”的高度,无非就是“选边站”,热热闹闹争议一番。但要说服对方,搞清楚“真理在哪一边”,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或者说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有交集。

有趣的是,美国作为事件的“始作俑者”,也作为事件的“解铃人”,基本做到了左右逢源。加拿大驻华大使和驻美大使联袂到白宫感谢拜登为事件解套,再度说明三M事件是政治解套、司法陪跑。至于两位大使能否说服白宫,让华为5G能够留在加拿大,恐怕不是一件易事。至少在对华政策上,加拿大的“独立外交”地位已经荡然无存,这对美国是好事,对中国则是坏事。

不过,有一点值得加拿大政府借鉴的是,在中国国庆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布祝贺声明,表明美国认同中国是一个合法的大国。加拿大反共激烈之时,那些反共人士走火入魔,基本已经把中国打入“非法国家”的行列,而种族歧视分子也乘机对华人社区进行“抹红”,甚至把大陆来的移民,都归为“中国第五纵队”或者“对加拿大不忠诚者”,这是相当危险和不明智的行动,并成为催化反亚裔、反华人的种族仇恨逆流。只要加中之间具有合法的外交关系,那就要推动两国关系朝前走,这才符合加拿大的国家利益。事实上,至少在经贸上,加中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加拿大不能轻易放弃。

可以预料,在联邦政坛仍然处于少数政府的情况下,加中关系恢复正常化,需要漫长的时间。民间交流的回暖和地方政府外交的先行,恐怕是必然的选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高度平台立场。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