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或许是新冠疫情大流行结束的一年,但却是加中关系发生颠覆性变化的一年。

加中关系在过往的五十年中,被狭隘到了一个层面的关系,那就是“政府关系”。凡是双方政府“握手言欢”的时候,两国关系就被成为是“黄金关系”,一旦双方政府“冷漠相对”的时候,就被称为是“关系后退”的时候。换句话说,北京和渥太华都“向权力看齐”,而具有绵羊心态的社区和民间就围绕着“权力关系”团团转。就北京而言,中加关系的全部价值体现在“白求恩”身上,而渥太华则把加中关系定位在“经贸增长”之上。于是,关于两国的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制度差异、认知差异、历史背景差异等等,都被淡化或者掩盖掉了,从来没有被认真地讨论过。无论是加国政党还是各种利益集团,包括社区,都是依附或者围绕着这种双边关系中的“权力关系”,演绎着各种故事,摄取着各种利益。

如今,这些差异随着两国政府的持续交恶,全部彰显出来,令人无所适从。可以这样说,根据目前的形势分析,加中关系三到五年,只会继续恶化,而不会好转。这个结论,只要从前加拿大驻华大使鲍达民的去留上,就可以充分彰显出来。

本来,鲍达民是临危受命。在孟晚舟事件和两个迈克事件让加中政府关系走进死胡同的时候,渥太华任命不是职业外交官、却有着出色的经贸长才和智库经历、在加、中、美三国都有丰沛人脉资源的鲍达民来承担“解套”的任务。鲍达民也不辱使命,在中美博弈带动全局的大形势下,为加拿大国家利益四处奔波,终于让孟晚舟事件和两个迈克事件“妥善解决”,双方之后也没有继续操作当事人的事情。本来,这个阻挡加中关系的“死结”打开后,加中外交关系理应枯木逢春,而鲍达民的“主场发挥”可谓正逢其时,因为他在加中经贸上才是“职业的”、“正牌的”,这也是鲍达民接受大使任命的最主要原因。

谁知,他就在可以真正发挥影响力的时候,却在去年底突然挂冠离去,理由则是“他不是一个职业外交官”,令人哑然。显然,他已经清楚看到,渥太华的对华政策,将出现颠覆性的变化,他自己的长才和能量在新一年开始的加中关系上完全没有施展的空间,未来两国政府之间的政治口水战和冷战,将超过孟晚舟案件和两个迈克案件的时期。如此,还不如让“职业外交官”去对付这些头疼的政治纠缠。

事实的发展完全证明鲍达民大使的离任是对的。这里且举两例。第一是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加拿大八成五的民众对中国印象最差,也认为中国是加拿大的最大威胁,且赞成减少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七成多的加拿大人表示,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应将人权和法治放在经贸和投资之前。

第二是加拿大联邦自由党政府正在耗费数以十亿计的经费资源,研议新的亚太策略,同时也在强化与台湾的关系。渥太华要用印度、日本、越南、南韩乃至台湾来取代对中国经贸的依赖。由此可见,在自由党少数政府执政的两、三年,以及未来大选后可能发生的政党轮替,也就是保守党政府上台,加中两国政府的“冷战对立状态”,至少要延续三到五年。

这是不是说,加中关系短时间完蛋了?这就需要具体分析。目前的形势对以往依附双方政府权力来谋取利益的相关团体和个人当然是漫长的寒冬季节将临。但是,对于加中关系来说,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首先,加中关系的定义可以回到应该有的“全面性”范畴,而不是政府关系“一枝独秀”;其次,加中关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根基其实不在政府,而在民间和人民,因为任何政府和政党都是暂时的,人民则是永久的。再次,当政府关系独霸双边关系的分量下降,民间关系就会上升,文化交流、人文交流、经贸交流就会位子归正,把政府、民众、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一锅端的时代结束后,一个更加人性化、丰富多彩的加中关系就可以期待了。而在这样源远流长的健康加中关系中,加拿大华人社区就是宝贵的桥梁,以及难以或缺的人力资源。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