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多时的温哥华美术馆重建计划早前获得卑诗省政府另一笔5千万元的拨款,省政府先后合共为建造温哥华美术馆的新馆注资了1亿元。这项计划亦获得联邦政府拨款2930万拨款,以及1.9亿元的私人捐助(当中包括Audain基金会的1亿元和陈氏基金会的4千万元)。无可置疑当这幢价值不菲的新建筑物建成后将会成为温哥华的新建筑地标。

楼高68米,楼面面积4.5万平方米的新温哥华美术馆,地址位于佐治西街卑诗体育馆旁边。大楼由国际著名建筑师楼Herzog & Meuron和原住民艺术家Debra Sparrow、Skwetsimeltxw Willard (Buddy) Joseph、世袭酋长Chepximiya Siam’s Janice George、Angela George合力设计,本地施工由Perkins & Will建筑师楼负责。 建筑物的色调是古铜色,以传统针织铜线作为外牆设计,给予厚重的土地及木材视觉效果。这幢集当代设计和传统原住民文化跨越而成的新温哥华美术馆,将会成为加拿大西岸的新景观。

可以肯定,新的温哥华美术馆会继承它一贯展现本地传统及当代原住民艺术品的传统,以及展示西方现代和当代艺术的发展。但我所关注的是,究竟这幢新的文化艺术殿堂是否真的能够代表和充分反映今日的温哥华?

在今日的大温哥华地区,超过一半的人口为少数族裔,而当中亚裔更是占多数。新的温哥华美术馆能否反映和展现出本地亚裔艺术家的面貌呢?它能否成为北美通向亚太的文化交流枢纽呢?

此时此刻您若问我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并不乐观,因此我在中、英文媒体撰文提出意见。

在大温哥华,华人人口有超过50万。华人艺术家过去30年在这𥚃有骄人的发展和成就。然而,温哥华美术馆有做过专题展览或展出过这些本地艺术家的作品吗?

温哥华美术馆过去这样忽略和漠视加拿大的华人艺术家,我们能对未来的新馆抱有期望吗?让我以实例来支持我的论述。

周士心是一位研究中国书画的学者,受他教授点化的学生数以千计,有关他教授绘画、画论、画史及画集的出版有数十本,他的画作源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周氏在1980年移居加拿大,他的很多重要作品如《美国大峡谷》、《加拿大洛矶山》、《巴西伊瓜苏大瀑布》、《九寨金秋图》等画作都走出了传统中国山水画的领域,都是在温哥华绘画的。周士心在故乡苏州有专门展示他书画的个人展覧馆,2011年香港美术馆曾经举办他的个人大型画展,但在他居住半生的温哥华,这里的美术馆却竟然没有为他举办过画展。

周士心后半生居住在温哥华,他的重要作品都是在温哥华的《留馀芦》绘画的。

家住温哥华,早前庆祝80大寿的董培新是世界知名的华人画家,他的画作曾在中港台多个城市举办个人展览。香港邮政去年更以他的八幅《三国演义》画作印制首日封和邮票套装。董培新为中国画的题材开拓出新的一页。他把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历史事蹟,透过传统笔墨和精彩的设计构图表达出来。董培新所绘画的金庸小说情节,奇幻玄妙,充满戏剧张力,令人看得拍案叫绝。

董培新的金庸武侠小说画作完全突破传统中国水墨画的构图和空间佈局,这幅《雪山飞狐》是很好的示范。

在10月的苏富比国际拍卖会里,有另外两位温哥华画家的作品亮相,他们是杨善深和顾媚。已故的杨善深是广东岭南派的著名画家,专门纪念和展览他画作的杨善深岭南美术馆去年在台山市设立。

岭南杨善深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和书法都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这是他在苏富比拍卖的其中一幅作品。

现居于温哥华的顾媚从前是香港的知名歌星,六、七十年代跟随岭南派赵少昂和现代水墨画家吕寿琨习画。她的山水画著重光影和朦胧的意象,是中西合璧的贯通和示范。

苏富比10月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有三幅顾眉的画作,这是其中一幅。

在此文的附图还有书法家刘渭贤和当代水墨画家罗立志,他们的作品也是很令我印象深刻的。

温哥华是卧虎藏龙之地,上述只是部份的杰出华人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有卓越的成就,其画作都具备个人的风格和历史意义,却一直被温哥华美术馆和主流媒体忽略。

书法是传统中国书画的精髓,居住在温哥华东区的刘渭贤,他的大字书法,是笔者最为欣赏的。

但愿在新的温哥华美术馆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专门展示温哥华华人艺术家的永久性展览大厅,可以让本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到温哥华作为亚太门户的文化朝气。也让温哥华美术馆成为一个能够代表和反映我们今日多元文社会的艺术殿堂。

我想这并非我个人的心愿,我相信上述画家及他们的家人、收藏家和赞助人都会大力支持在温哥华美术馆设立华人艺术家的永久性展厅。

移民为社会做出贡献,华人艺术家更是丰富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这是很值得鼓舞庆祝的事情。一间能够真正代表温哥华的美术馆不能只参照欧美艺术的发展而漠视这座城市的人口构成和文化特色,但愿温哥华美术馆不会错失令温哥华闪耀世界的机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高度平台立场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