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街头开展一项随机调查,问路过的华人知不知道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和蒙特利尔这样的大城市,相信只要在加拿大生活半年以上,百分百的受访者都能准确答出,即使是问维多利亚,萨斯卡通和哈利法克斯这些对多数华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中等城市,按照常理至少也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能够答对。但是若问你知道克内尔(Quesnel)这座城市吗,笔者曾经做过试验,除非是对本地华人历史感兴趣或有所研究的人士,99%的华人朋友都一无所知,甚至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其实这也正常,毕竟克内尔不但距离温哥华将近800公里,而且再往北就是濒临北极的育空和阿拉斯加,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人口普查数据可知,目前全市总人口只有9,889人,而华人常住人口加起来也只有100人,属于人口外流城市。

这里的店铺和餐馆通常晚上7点就停止营业,当温哥华市民欢度夜生活时,克内尔却异常安静,特别是第一批市民定居的克内尔福克斯村(Quesnel Forks)旧址,只剩下几间木屋和数座墓碑,在月光的照映下,基本集齐了鬼城的所有要素。然而在一百多年前,正是这座鬼城,却是当时卑诗省境内最大的华人聚居地之一,见证了先侨移民的筚路蓝缕和以启山林。

从追逐梦想的淘金者到被迫滞留的铁路华工

伴随着1861年距离克内尔不到一小时路程的巴克维尔发现黄金,新一波淘金潮即加里布淘金潮的热情就此点燃,昔日在菲沙河一带寻找发财机会但始终未成的淘金者纷纷转移到巴克维尔和克内尔一带。与此同时,面临天灾和沉重税赋的广东农民和手工业者,甚至还有太平天国遗民,利用当时靠近港澳地区的便利条件,乘船远渡重洋奔赴卑诗,也开始了他们的淘金之梦。

除了最常见的淘金者外,最早在克内尔扎根的还有被承包商和加拿大政府遗弃的铁路华工。原来当1885年太平洋铁路竣工后,加拿大立即过河拆桥,向华人开征人头税,此外早先说好的向华工支付回家路费,竟变成了联邦政府,太平洋铁路公司和承包商三方相互踢皮球。在返回家乡变成遥不可及后,为了生存,华人劳工只得在铁路沿线寻求谋生之道,而克内尔由于地处加里布淘金潮中转站的缘故,自然也吸引了不少铁路华工的落地。

华人先辈的智慧在克内尔这片陌生的土地得到充分彰显,为了提高淘金采矿的效率,他们从古代中国典籍《梦溪笔谈》和《天工开物》中汲取营养,引进了水力开矿法,不到11年时间就创下了高达约123万加元的巨额产值。不仅如此华人还参与修建马车路,此举令克内尔从此告别闭塞状态,无论是前往育空还是阿拉斯加,亦或抵达巴克维尔,都得先在克内尔歇脚,一时间克内尔的名声传遍全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名叫Friedrich Trump的德国人于1885年前后来加拿大碰运气,当他路过克内尔住宿期间发现当地旅馆和酒吧业发达,有着无限的商机后,很快就北上育空,开设酒店Arctic Restaurant and Hotel创业,而他的第一桶金共赚取约58万加元。1901年Friedrich决定衣锦还乡,没想到却因逃兵役被德国驱逐出境。这次Friedrich前往美国纽约并彻底安定下来,娶妻生子,开创纽约商业版图,而他的孙子于四十多年后诞生,即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

加拿大唯一以华人命名的桥梁和湖泊

2016年卑诗省府曾公布本省华人历史遗址名录,当中包括了阿包溪(Ah Bau Creek Falls),阿包湖(Ah Bau Lake)和阿包桥(Ahbau Creek Bridge),以华人的名字命名湖泊和桥梁,这在加拿大属于唯一一份殊荣。至于这当中提到的主人公阿包,就是昔日克内尔赫赫有名的华人矿工领袖。

阿包

1864年阿包离开广东老家,独自来到克内尔闯荡,他从水手和厨师开始做起,花了十余年时间的努力和付出,最终成为了一支拥有700名华人矿工的采矿首领,总计开采出超过100万盎司的黄金。由于他出手大方且为人仗义,不仅深受华人拥护,就连原住民和西人也对他敬佩有加。1902年年过六旬的阿包在独居木屋内无疾而终,永远地同克内尔这座传奇城市融为一体。

阿包湖(Ah Bau Lake)

除了阿包传说外,克内尔还有以华人菜农南兴命名的Nam Sing Ranch。作为世代农民,南兴于1870年来到克内尔谋生,用尽所有积蓄买下了一大片土地,和妻儿靠种菜务农补贴家用。渐渐地南兴发现周围城镇诸如巴克维尔严重缺乏新鲜蔬菜供应,于是他看准了商机,一方面加大蔬菜种植力度,扩建成农场,另一方面养了8匹马,成立马车队负责蔬菜运输。

数年后南兴种植的蔬菜不但物美价廉,具有竞争力,且保鲜程度高,依靠质量和信誉成为整个克内尔地区居民的菜篮子。直到1948年南兴后人卖掉农场,有关南兴的故事也慢慢被遗忘,现在农场原址建成了克内尔机场,门口的淘金盘则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评选为全球最大的淘金盘。

在兴盛时期,克内尔更是属于华人才子佳人的胜地。那是1902年,广东开平一位周姓人家卖掉了所有积蓄,辛苦换来300加元,用于送自家儿子周东海前往加拿大打拼,包括支付船票,人头税和登陆后的安家费用。不过从小就读书的周东海不喜欢体力活,他通过练习英语向西人学会了照相技术,依靠经营照相馆为生。不论是华人证件照还是西人全家福,周东海都游刃有余,闲暇时间他游走周边摄影,为克内尔档案馆留下了大量一手珍贵资料。

周东海独创了明信片照片,即把冲洗出来的照片粘在明信片后面,然后让华人客户寄回家乡,起到家信的作用。对于实在没钱的老华工,周东海自掏腰包慷慨解囊,让他们与家乡的联系不至于因囊中羞涩而中断。2004年为纪念周东海,加拿大邮局特意以他拍的一张照片为底子专门发行了邮票。

周东海

回不去的开平老家,忘不掉的加拿大村

在以世界文化遗产碉楼闻名的广东开平,有一座著名的加拿大村,每家主人都是在加拿大淘金发财后,回乡大兴土木以示光宗耀祖。这当中有人选择金盆洗手,就此回国定居,也有人不停往返中加两地,希望能一直财源广进。

虽说克内尔早期华人以开平人为主,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加拿大村的一员,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有阿包,南兴和周东海一样的机遇,绝大多数人都是默默无闻,最后的结局只剩下终老异乡,下葬克内尔先贤墓园。

由于那个年代对华人有歧视,死去的先侨只能葬在墓园内不起眼的角落,且主要以火葬为主,不过某种程度上也省去了土葬5至7年后还要先挖开墓穴收检遗骨,然后运回广东的二葬流程,毕竟携带骨灰渡海还是方便地多。

墓园里的华人墓碑,基本都注明了家乡,甚至具体到村落,以便有朝一日能以另一种方式返乡。然而大环境终究是残酷的,随着抗日战争爆发和四十年代末国内政局变化,下葬于此的末代克内尔华人再也回不去了。

1949年11月26日,伴随着宋姓长者离世成为最后一位下葬墓园的华人,标志着克内尔华人社区的历史走向尽头,资源型城市终有枯竭的那一天。就在近半个月前,广东历史也翻开新的一页,有关开平先贤在克内尔的传奇故事,只剩下博物馆和档案馆尘封已久的文物,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曾发生了什么。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