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方济各终于就原住民寄宿学校的惨剧进行了正式的道歉,并计划在今年7月26日的圣安妮节(Feast of ST. Anne)前访问加拿大,亲自到遗址上凭吊冤死的原住民儿童亡灵,这是迈向愈合与和解的重要一步。

道歉之后,对教廷而言,面临的就是赔偿的要求,以及开放梵蒂冈档案,让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中的一些未明真相得到呈现。

就赔偿而言,加拿大天主教会已经宣布五年内筹集五千万元,来支持受害者家属的各方面重建,相信梵蒂冈也会注入数以亿计的资金,参与和解的工作。

就教会档案来看,这些教会材料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其惊人的程度无异于“种族灭绝”和“文化灭绝”,对教会当然是重大挑战。但教宗已经明确说, “若不深感义愤填膺、若不牢记错误,若不努力从错误中学到教训,问题就得不到解決,而且会不断重演”。

教宗表态了,再加上教会档案材料的公布,受冲击最大的除了教会以外,就是加拿大政府了,换句话说,加拿大政府的历史角色就没有挡箭牌了。教会档案资料的公布,将会明确点出教会与政府在寄宿学校问题上的组织架构、监管架构、拨款架构的真实图景,也可能暴露出政府与教会不良分子如何勾结、隐瞒真相、捏造数据的真相。

显然,教皇决定,真相需要全面披露,不能让教会独自承担所有的罪责和骂名。说到底,在寄宿学校问题上,天主教会仍然是政府的“管理工具”而已。

其实,当加拿大寄宿学校数以千计无档案记录的孩童骸骨去年被发现的时候,特鲁多就一直把原住民和加拿大人的愤怒之火朝梵蒂冈引,以摆脱自己在对待原住民问题上的拖延和懈怠。众所周知,原住民寄宿学校机制本来就是政府制定的,在殖民地时代对原住民进行“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后,又在教化、同化的幌子下对幸存的原住民群体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文化灭绝”政策,以求铲除加拿大原住民的根基。

教宗就一针见血指出,“很多青年成了这同化行动的受害者。支持如此同化行动的理念是通过植入意识形态來促成进步,其各项计划是在桌上研究出來的,而非尊重百姓的生活”。教宗还深刻指出,“这种殖民思维仍然非常普遍。我们要帮助彼此克服这思维”。

事实上,加拿大首任总理麦唐纳(John A. Macdonald)就明确主张,“政府应该将原住民孩童送进学校消除双亲影响,学习白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

更令人气愤的是,即使在北美人权运动高涨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加拿大政府在持续寄宿学校之外,又推动了所谓的“六十年挖空运动”(Sixties Scoop),共有两万多名原住民孩童被强制带离原生家庭,送往白人养父母家。他们不能信奉自己的宗教,不能讲自己的语言,禁止穿他们自己的传统服饰,甚至不能碰他们自己的传统食物。许多孩子因此在学校和养父母家里遭受歧视、虐待和性侵,并大量出走,流落在社会上,成为毒品、犯罪组织的牺牲品,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并进一步加剧一般社会对原住民社群的偏见。

也因为如此,不少舆论和专家质疑特鲁多政府只向教会施压的动作,更有原住民領袖也多次批評加政府企图转移视线、混淆视听。

二零一五年,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就发布报告,称全国一百三十多所寄宿学校的遗址中,埋葬了数以千计无记录的原住民孩童遗骨亡灵,但特鲁多在自己第一任期的四年多数政府执政期间,根本没有任何作为。即使在处理现有原住民保留区当中的问题,比如干净水的提供、卫生健保的彻底实施、就业培训计划的推动等,都是说得多、做得少。

如今,教宗朝前跨了一大步,特鲁多政府已经没有借口作推诿,赶快行动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高度平台立场。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