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上海人想象的封城日子并不是几天,而是朝一个月的方向走。一个月,远东最大的现代化城市上海,不是在战争中沦陷,而是竟然在奥米克戎的新冠疫情冲击下沦陷,当年中日战争期间淞沪会战三个月,上海也没有关闭。
其实,说到奥米克戎在亚洲的传播,除了南韩和新加坡之外,其余地方都不是很乐观,包括日本、香港、台湾在内,确诊数字和死亡人数都有大幅度的增加。有人幸灾乐祸,嘲笑中国之前把话说得太满,如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撇开东西方两元对立的观点,客观评价全球抗击疫情的情况,也不难肯定,在前两年的疫情中,两岸三地对付得都不错,几乎都采取了“动态清零”的政策,造成确诊少、死亡少的结果。而我们所处的北美和欧洲,则大规模沦陷,不但确诊人数多,死亡人数也创纪录。结果,中国国内一些专家就据此来谈论什么“制度优劣”的问题,把疫情上升到政治的角度,落下了今天被人批判的下场。
其实,抗疫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除了制度和执行层面的问题之外,跟文化、宗教、民情和民意有很大的关系。美国人虽然批评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在抗疫过程中做得不够、不好,让太多的人死亡,但是,他们的很大一部分人也始终强烈质疑政府采取的某些“极端措施”,比如“半封城”,口罩强制令等等,大有不自由、毋宁死的气概,抗议甚至冲撞的示威到处可见。为此,美国政府的对策,大都是在在“鹰派”和“鸽派“之间兜兜转转,一会儿松、一会儿紧,疫情也跟着上下起伏。反之,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在前两年都采取“动态清零”,效果非常好,结果是西方还在居家隔离,中国许多城市都是“马照跑、舞照跳”,节日景点人山人海,海外华人羡慕得掉口水,苦于回不去。
但是,到了今天,情况确实发生了变化。变种病毒从德尔塔变成了奥米克戎,疫苗也有了辉瑞和莫德纳,甚至有第三、第四针的加强针。为此,针对新冠的抗疫政策也应该有所变化,这是问题关键所在。
如今,北美和欧洲都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政策,尽管有些州和省份(加州、魁北克等)重新采取在公共场合强制戴口罩的政策,但大部分的地方依旧持宽松“与病毒共存”的政策,而将开放和经济复苏放在首位。
与此相比较,就会显得中国的“清零政策”不合时宜,把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封得死死的,经济损失自不待言,加上执行政策面的“魔幻”和漠视人权,民怨也早就四起了。更为严重的是,上海这样一个历经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大都会,因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荒唐,形象大大受损。我在北京和其他城市的朋友都诧异地说:这次上海出现的情况,让人无法理解。言下之意,上海是两年抗击疫情中的优秀城市,怎么就在这一波疫情中“颜面尽失”?
在高端层面,专家们在激烈争论“动态清零”政策还是“与病毒共存”政策的孰对孰错,但在百姓层面,各种问题已经层出不穷。其中最为令人诟病的是“强制到不合情理”的社区管制,这就是大问题。有趣的是,那些之前还在奢谈制度优劣的“大V们”,如今都不出声了。
不过实话实话,上海毕竟是领风气之先的城市,市民社会的素质也高过中国其他很多地方。许多人感叹上海没有方方日记,其实上海不需要方方日记,上海市民很多就是“方方”,这个城市当中的“不平之鸣”通过呐喊、敲锣、一些合理的冲撞,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政府当局不应该对上海人的不满呼声不高兴,而是应该从这些不满中找到政策执行面的漏洞,加以迅速的补上。一个巨大城市,封闭那么久,如果啥声音都没有,一片沉默和无声服从,那才是中国的“形象灾难”:那该是怎样的国家和怎样的人民啊?世界会害怕的。
因此,全中国都应该感谢上海人民,他们的种种不满呼声、以及在封城中出现的互相援助的人性光辉,展现了大上海的方方面面,值得我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