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在《高度》专栏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在卑诗省华人参政逐渐从“花瓶参政”提升到“实力参政”的时候,大陆社群却鲜少有候选人站出来参选,或者“选而胜之”?专栏发表后,不少朋友跟我接触沟通,或者直接阐述原因,让我切身感受到,许多大陆来的精英或者朋友,其实也都关注到这个问题,也在探寻原因,并摸索解决之道。

综合众人的意见,几个大项是大家有共识的:

一是大陆第一代移民,普遍缺乏公民意识,没有所谓服务社区的主观愿望,更不用说经验;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有钱”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和成功的标准,一切向钱看,参政议政、服务社会之类的东西进不了他们的视野(其实,参政也很赚钱啊,如今的省议员,年薪16万多,如果加上厅长津贴等,就有20万左右,且做满两届,就有不菲的养老金,退出政坛后也容易找到高薪职位);

三是在大陆移民家庭,政客(或者政治家)不是一个职业的选项,且是一个贬义或者不稳定的概念,大陆移民家庭在孩子教育的优先秩序上,对“热爱公益事业”的关注,远远低于对他们学术成绩的关注,这就导致第二代、第三代也鲜有人站出来参政,难以出现像陈苇蓁、康安礼、马博文这样的年轻人。这不是英文的问题,而是家庭教育和价值观念的问题。

四是政党政治常常伴随着坚定的政治立场,有点像信仰,这一点恰恰是大陆移民家庭却少的。大陆移民家庭大都是务实主义,比较容易出现“精致的个人主义”的下一代,难以出现像关慧贞这样的固执某种政治理念和立场的人。

除了上述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三个比较大的外在因素:

一是大陆政治环境的因素,在群体意识上“畏惧政治”,导致第一代移民家庭非但出不了从政的人(当然语言也是问题),且他们都遏制孩子们有任何参政议政、参与社会运动的情感和志向,逼孩子们朝专业或者经商的角度去思考人生规划;

二是大陆社群集体意识和“酱缸文化”,对公众人物比较苛刻和不宽容,谁出来选,就大肆贬低、攻击,而不是积极扶持,这方面大陆的参选者像本拿比市议员王白进、多次参选的袁薇等都深有体会。这种集体思维和文化氛围,是很难鼓励人出来参选的。

三是大陆社群内部其实比大的华人社区更分裂,山头多的很,谁也不买账,那些在网上的“喷子”,觉得自己比谁都行。从精英到义工,都没有组织选战的经验,以至于到了如今,一支像样的助选队伍都组织不起来。而在港台社群,从选举策略到义工,都有成熟的人才。看看李耀华的竞选团队,就可以知道这一点。

有朋友比较乐观,认为因着移民二代、三代所受的教育背景,以及他们具备的英文水准,会有一批参选者冒出来。如果是一批的话,那么第一代大陆华人的集体意识改造、思维更新、社区文化的培植,都势在必行。不然,一代家长们的“酱缸文化”和“自以为是”的老子第一心态,或许会耽搁二到三代人。问题是,如今世界处于百年变局,因着中国崛起和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的冲撞,一些具有种族歧视的所谓主流人士或者糊涂的华人精英,正在通过抹红或者抹黑的手段,孤立和妖魔化大陆移民社群,这是相当危险的倾向。

大陆第一代移民社群必须通过深刻的自我反省,通过积极的定居入籍,通过公民教育的启蒙深造,真正确立自己是“加拿大人”的身份定位,与我们这块土地成为“命运共同体”,与加拿大价值观融为一体,在这三、五年里,就看到一批大陆移民家庭中的新华人站出来参政议政,与港台的华裔参政汇为一股积极的思潮,为建设加拿大做出新的贡献。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