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很早就说过,对于加拿大这种75%-80%的贸易都严重依赖美国,且人口基数支撑不起内需经济,还四处树敌的国家而言,所谓“抗美爱加”纯属政客为了选票拿老百姓当“祭品”,他们有退路但普罗大众没有,民选出来的政客最好识时务,别上演爱国政治秀。果不其然,笔者的预言再次成为现实。
就在2月3日,随着特鲁多特朗普通完电话后,“抗美领袖”的光环立即黯然失色,特朗普同意将25%关税推迟30天,而特鲁多则是“屁颠屁颠”答应加拿大将采取新措施,包括任命芬太尼主管(Fentanyl Czar)负责打击芬太尼毒品,对边境实行24小时监控,派遣1万人成立加美联合突击队(Canada-U.S. Joint Strike Force),并另外拨款2亿加元打击毒品有组织犯罪。
虽说各大主流媒体如同阿Q 般都在庆祝这是加拿大的“胜利”,甚至还有人吹捧如果不是加拿大“强硬”美国也不会态度“软化”,不过笔者还是要“泼一盆冷水”,30天延后只是“缓刑”,如果加拿大还是像以前那样“糊弄”,一旦25% 关税最终仍是“靴子落地”,届时全加经济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加拿大同美国完全不是一个体量
如果对比加美两国基本概况就能看出,加拿大虽然号称是全球领土第二大国,占地面积达到997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4,100万人,截止到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14万亿美元,全球经济占比只有2.03%。
反观美国,全国人口数量为3.21亿人,截止到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36万亿美元,全球经济占比高达26.47%,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想抢占的大市场。
因此在这种经济体量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根据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数据显示, 25%关税的直接后果就是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在2026年初将大跌2.5%,损失780亿加元,而每个加拿大人平均每年将损失1,900加元。
此外加拿大失业率也会在短时间内飙升,根据加拿大商会的调查结果显示,56%的企业表示他们会在25%关税征收几个月内裁员,届时失业人口将新增150万人。
最重要的是,加拿大生活成本也将变得更加不可负担,因为25%关税将导致通货膨胀率上涨到3%,在超过三分之二的家庭每月背负着沉重房贷和车贷的情况下,届时申请破产人数将再创新高。
当然25%关税还会导致加拿大投资减少和资本外流,毕竟已有71%的加拿大企业表示,他们将推迟本国新的投资计划,直到加美贸易关系实现正常化。而将近一半的加拿大企业表示,他们或会考虑将投资和生产转移到美国,以避免加征关税。另有60%的企业主表示,他们现在正寻求在美国开展新的业务,并为加拿大长期经济衰退提前做预案准备。
目前加拿大两家增长最快的食品公司已经“用脚投票”,开始将业务转移到美国,其中Mid-Day Squares公司最初计划扩建其在蒙特利尔的工厂,然而由于该公司70%的销售额都在美国,因此董事会已计划将将业务转移到美国俄亥俄州,威斯康星州和密苏里州。另外一家公司Flourish Pancakes也计划做同样的事情,将投资从加拿大转向美国。
25%关税美国将是赢家
另据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如果美国对加拿大所有商品征收25%的关税,而加拿大也对美国进行报复,首先美元兑加元会持续走强,反而抵消了关税对美国的一些不利影响。毕竟在过去的一周里,美元兑加元汇率一直在1月27日的1.4350低点和2月初的1.4740高点之间波动。
其次为了躲避美国的关税,加拿大出口商会减少价格以保持竞争力,这会进一步降低美国消费者的价格涨幅。同时美国进口商也承担了一些成本,从而推迟了全面涨价。即使美国消费者看到物价会有小幅上涨,但也不会达到25%的涨幅。
另外加拿大对美国商品征收关税虽然会减少对美国出口贸易的需求依赖,但这也会使得本来会出口到加拿大的美国商品留在国内市场,因而造成贸易顺差,尤其是产量过剩导致原本受影响的美国农业,汽车制造业和木材加工业产品价格下跌。
而上述行业的价格下降从另外一面实际上是有助于美国缓解通货膨胀,将物价降低到接近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加拿大也曾对美国征收过关税,并且是在本轮关税贸易战之前,有些是加拿大固有的奶制品贸易保护措施,从九十年代开始的,例如牛奶征收270%关税,奶酪征收245%关税,黄油征收298%关税,还有的是2018年加拿大的关税反制措施,例如牛肉征收26.5%关税,汽车和钢材征收25%关税,但结果又如何呢?
事实上对于美国这种大国来说,加拿大报复性征收关税不但不会伤其筋骨,反而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与其让全民买单陪葬,不如认真应对边境危机,停止接收非法难民,确保境内的490万临时居民离境,在边境筑墙和加强巡视,严防芬太尼毒品流入,而且就算特朗普不提这也是对加拿大有利,因为保障边境和本国国民安全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理应做到的。
假如加拿大做到了上述几点,而美国依旧挥舞关税大棒,那么届时加拿大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反衬出特朗普的蛮横霸道,无论如何,加拿大的结局都不会像现在这般尴尬,何去何从相信有脑子的政客不难作出抉择。
文/大温毒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