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大众对于通货膨胀的一种普遍误解,是认为它代表了商品及服务价值的增加,而价值增加导致了更高的价格。但实际上,更常见的现象是货币价值即购买力在下降,由于我们衡量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和购买力息息相关,所以表现为价格上涨。

如果加拿大央行大开印钞机,联邦政府迅速增加支出,那么加拿大经济系统中的钱就会增加,同时商品及服务并没有相应的增加,那么每一加元的购买力就会下降。

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是第一学期就会学到的供给与需求。可惜的是,我们的新任住房部长Sean Fraser似乎在课堂上睡着了。

Image

在接受Bloomberg采访时,新任住房部长Sean Fraser“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能在不降低房价的前提下,降低首次购房者入市门槛的办法:“我们的目标不是降低业主的房屋价值,而是建造更多目前住房需求未得到满足的群体可以负担的住房。”

这番言论揭示了一个悖论:特鲁多政府试图平息加拿大人对住房不可负担的怒火,同时又不想损害成千上万“有房一族”的利益,所以在住房问题上,联邦政府既雄心勃勃,又瞻前顾后。Sean Fraser的想法,只会发生在幻想世界。

回到基本的经济常识,你买不起一件商品,是因为它的价格太高,只有当它降价之后,你才会买得起。房子也是一种商品,你买不起房,就是因为房子太贵,不存在一种办法,能让市场中突然出现你买得起的房屋,同时其他房屋的价格不变。

Image

即使各级政府大发慈悲,建了一堆免费的房屋送给加拿大人,这就意味着增加了房市中的供应,减少了需要买房的人,减少了住房需求,进而导致房价降低。Sean Fraser是真的不懂供需关系,还是出于政治目的而假装无知呢?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说到供需关系,根据CMHC的说法,加拿大需要在2030年时建造580万套新住房,以恢复房市的供需平衡,但这个想法本身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要通过将住宅建造速度翻倍,来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在同一时期要建造更多的房屋,自然意味着对劳动力和建材的需求增加,导致劳动力和建材的价格上涨,进而推高新房的建造成本,新房更贵了,谁买得起呢?

劳动力方面,联邦政府希望通过激进的移民政策来增加劳动力,让更多的移民来到加拿大,提供廉价劳动力,然后让移民将大部分的工资用来买房,既刺激了房市,又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一箭双雕。让前任移民部长担任住房部长,听起来似乎顺理成章。

Image

(图自 global news)

建材方面,如果要让建造速度翻倍,意味着同一时期需要的材料也要翻倍,这在全球采购市场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温哥华的建商需要和纽约、香港或西雅图的建商竞争同样的木材、钢材或其他建材,即使你抢到了货,价格也不会低,甚至还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导致各国展开竞价大战。

别以为加拿大地大物博,实际上卑诗省和安省都面临着水泥短缺危机,而且目前全球还发生着“合法沙子”的短缺危机,追溯沙子的来源,往往会追溯到破坏环境的小破工厂或有组织的黑手党,想找到来源合法的沙子,变成了一件难事。

Image

(图自 Sightline Institute)

最后,说一千道一万,联邦真正能改善住房可负担性的办法,其实只有一个:加快审批。各级政府应该激励开发商更快地进行开发建设,减少审批中的繁文冗节。更快的审批,意味着更低的风险和更低的开发成本,意味着更多计划中的开发项目能尽快落地,从而尽快提供更多的住房。供给多了,供需问题才会得到缓解。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