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即将入读大学的孩子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讲中文的社交场合,说谁‘有钱’是一种肯定?一个人有钱,有什么可被赞美的?”让他举例说明。他说,就拿最近的例子来说,有位叔叔用充满肯定的语气向他介绍另一位家长时,开头便是“这是**的爸爸,他们可是有钱人,在西温住着豪宅!”被介绍者连忙客套,“哪里哪里,随便住住而已。”
孩子六岁移民登陆,尽管中文说得流利,但是他认为英文运用更自如,知道谈话中如何插入、怎样进退,而中文总是局限于字面理解。遇到此类过场应酬对话,他就摸不着头脑——听得懂文字,听不懂意思,于是产生了疑问。他的第一重疑问是:一个人有钱是他自己的隐私,住在哪里是他的选择,不适合在社交场合宣扬,更不适合用作陌生人之间的介绍。为什么叔叔要这样介绍这位“有钱人”?
进一步,他又问:那位有钱的爸爸对社会做了什么贡献?如果他做了很多慈善事业,那应该介绍他的事迹啊。说了他有钱,又不说他有什么值得宣讲的事迹,这不是反而在讽刺他吗?孩子的问题让我不知如何作答。尽管这是一段客套话。但是,这段貌似没有实意的场面话也能反映出文化特质。在中文语境中,“有钱”确实常带有褒义。介绍某某有钱、有实力、是大户,一般都是夸奖。至于为何要夸奖,应该算是对“个人奋斗”、“成功人士”的肯定吧。
(图自shutterstock-401686333)“成功人士”的定义,在华夏文化中,通常是钱多、房子大、车豪。这也是为什么无论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华裔家长给孩子选专业的建议都是“好找工作、能赚高薪”,也是为什么家长鸡娃的终点是“华尔街”。钱,或者经济收入,成了所有评判标准中的No.1,甚至是唯一标准。也因此,赚钱、有收入是许多人做事情的驱动力。换句话说,没有钱赚的事情,就是浪费时间,不会去做,比如义工。更进一步,不赚钱的事情都不能做,那么“贴钱”的事情就更不能做了。比如慈善捐款。于是,能换来名誉的可以捐,能换来抵税收据的可以考虑,啥都不能换的不是在干傻事吗——这一套思路成了一些人的定势思维。
(图自shutterstock-Rawpixel)于是,经常看到那些喜欢晒、喜欢炫富,害怕在吃穿用度上不如他人的人,说到捐款,即使五块十块,也望而却步。上个月,经推荐去某大公司“化缘”。公司老总对反歧视、促动华裔投票、培养青少年积极参与公民事务、创办英文媒体替社区发声等各项议题都很支持。一番高谈阔论,既说明了公司实力,又畅聊了自己的情怀,可提及捐助,老总马上睿智地表示,“给与你们一些建议,是我认为最值得做的。”不舍得钱,也不舍得时间。宁可用“杀时间”的方式“享受人生”,也不愿意花点时间出来做义工。
(图自shutterstock-wavebreak)去年,有位朋友向我介绍一位年轻人,说他大学毕业两年了都没有工作,让我帮他找点事情做。问他为何没有去上班,他说,家里有生意,他妈妈没催他找工作。我建议他来协会做义工,聊了几个小时,他也很感兴趣,拿了两本书说回家好好学习。学了两天,他联系我说,很抱歉不能来做义工了。他妈妈看到他开始学习了,问清缘故后让他去家里的公司上班了。“我妈说,本来想让我在家待着舒服。现在说我如果出来做义工这么辛苦,还不如去家里公司上班呢。”一些家长对自己的人生算计精明,对孩子的培育也要“步步为赢”。
有位爸爸找我,说是想让孩子多做义工,以便成长为全方面的人材。我给推荐了几个义工机会,他都不让孩子去。询问后才知道,他认为这些活动不能写在升学申请中。还有“更拼”的。既然找不到“能写在简历中的”义工活动,就自己制造机会。于是,看到了某些“学生组织”办出来场面宏大的活动。前台是学生担任的主席在发言,后面是不遗余力的家长在拼搏。反正家长有钱。至于这样的包揽能切实提升孩子的能力还是教会了他们弄虚作假,则超出了家长的考虑范围。功利主义思想笼罩在华裔社区中。也由此导致了一些不良表现,既危害自身,又殃及社会。“有钱”,真的是一个值得被称颂的特质吗?那么,在加拿大,什么样的特质值得被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