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泽光,现任列治文市议员,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1988年移民加拿大,1999年至2011年连续担任4届列治文市教育局学务委员,2011年当选列治文市议员,连任至今。20多年来,一直担任温哥华沿岸卫生局健康促进辅导小组的项目负责人。
In a recent interview with Rise Weekly,Chak Au,three term city councillor of Richmond,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cultural harmony".Every day whether at the city council or off work,he sees himself as a bridge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peoples.In a city labelled as"the most Asian city in Canada"and with more than half of the population being of Chinese origin,Mr.Au foresees a great future of Richmond built up by all residents regardless of race.
我的工作是为民服务
初识区泽光并对他留下深刻印象,是在去年一次社团集会上,列治文市议员区泽光开宗明义,介绍自己。
“我叫区泽光,我是河南人。”
大伙一楞神,谁不知道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和地道广东话的区泽光来自香港,和河南有甚关联?且慢,听他说下去,“河是菲莎河,河的南面是列治文,我住在列治文,我的工作是为民服务,你们是我的衣食父母。”
哗,人们都被逗乐了,接着掌声四起。这是一次河南同乡会在列治文的聚会,他的开场白幽默别致,语出惊人,既介绍了自己和自身担任的职务,又接地气,拉近了和群众的关系。区议员善于交流,知己知彼,杰出的沟通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近日正值列治文庆祝建市140周年(列治文市1879年11月10日成立),笔者代表《高度》周刊对区议员专程进行了一次特约采访。
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区议员侃侃而谈,对列治文的地理掌故、人文事件如数家珍,言语中透露出对市民的深切关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充满信心。他从个人经历谈起,讲到从政的甜酸苦辣,谈到列治文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目前城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华人在列治文所起的作用,还畅谈了他作为市议员的理想和抱负。其间,我们的交谈好几次被外界敲门声所打断,不时有社会各界人士求见,可见他的日常工作何其繁忙;又有好心人为我们送上冒着热气的咖啡,人民公仆人民爱,多年来他为大家做了很多辛勤的工作,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在长达30年的移民生涯中,区议员投身公职的时间不知不觉已超过20年,占了他在加拿大三分之二的时间。他一边啜着咖啡,一边分享着从政经历,娓娓道来。咖啡里没有加糖,略带苦涩,却令人振奋,就像他刚到加拿大时一样。
那还是1988年,正逢香港移民大潮,区泽光与太太从香港移民至加拿大。初来乍到,面对全新的环境有一种兴奋感,随之而来也产生了新的矛盾。新移民的价值观以及对教育的看法和本地人不同,迷茫和痛苦接踵而至,急于找到解决办法。因为区泽光以前是搞教育的,专业是心理治疗师,从事家庭心理辅导,还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做过助教,就有很多人来咨询他。例如,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有意见,“为什么这里的学生没有功课,学校管理这么松散?”学校又反问学生和家长,“你们为什么把考试成绩看得那么重?为什么要给孩子布置那么多功课?”区泽光依靠自己的双语优势和对中西方教育的认识,在学校和家长学生之间起了协调沟通作用,因此帮助了很多人。他想,与其做局外人,在外面出力,不如直接参选列治文教育局学务委员,从内部起推动作用。
第一个会说中文的教育局学务委员
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1999年,他成功当选为列治文教育局第一个会说中文的学务委员。
在教育局工作期间,发生过这样两件事,至今使区泽光印象深刻。一次,有一位女生拿了男生的物品,男生在抢夺过程中拉了女生一把,女生逃进了厕所。校方认为是男生错,只单方面处置男生,勒令其停课,女生却没事。区泽光认为处理不公,男生并不是有意犯错,女生也有错,在他的协调下,双方都受到了停课处置。还有一次,教育局收到一封匿名信,按照惯例,学校对匿名信一概置之不理。但区泽光认为,要依照信中所提问题的严重程度而论,写信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不署名背后一定有其原因,要区别对待。他的建议后来被采纳,匿名信上提到的问题也得到解决。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游刃有余,善于处理和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连任4届列治文市教育局学务委员,干了12年。
第一个会说中文的市议员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区泽光不满于现状,决心接受更大的挑战,这一次是竞选列治文市议员。2011年,他再创奇绩,成为列治文第一个会说中文的市议员。
列治文在地理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市。最早的岛屿Lulu Island是在强大的菲莎河上填土建造而成。原住民是第一个来到该岛捕鱼和采集浆果的人,他们过着散居和流动的生活。1860年,欧洲移民开始进入该地区,他们大部分是农民。早期定居的模式以河流为导向,因为乘船出行比穿越低矮且充满沼泽的露露岛内部地区容易。菲莎河还提供了从附近的新威斯敏斯特到列治文的交通。早期日本渔民也在列治文捕鱼为生。建造太平洋铁路的华人在工程完工后,也陆陆续续迁到此地。
列治文于1879年11月10日建立城市。早期列治文人口中,华人已占据20%,对列治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上世纪60、70年代华人陆续移民过来。80年代开始到1997年前,涌现了许多香港移民。千禧年前后,又迎来了中国大陆华人的移民大潮,给列治文带来了蓬勃生机。
作为列治文精通双语的市议员,区泽光忙碌的身影经常活跃在各种社区场合,尤其是华人为主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他大力推动列治文的多元文化发展,有当地西人抱怨,有些商家只有中文标牌,没有英语,令不懂中文的人无所适从,市政府在他的推动下,设立了专职去处理解决这个问题。图书馆门前台阶,有方案提出要涂彩虹线,区议员提出反对意见,建议要考虑不同种族的感情,无奈方案最终还是被通过。省府计划在温哥华唐人街兴建华裔加拿大人博物馆,并拨100万专款大力支持。区议员提议,华裔加拿大人在列治文有着深远历史,列治文比其他城市保留更多文物,可以讲述华裔加拿大人的历史故事,因此列治文在华裔加拿大人博物馆应该有重要角色,省府不应忽视。
列治文:天时、地利、人和
当被问及列治文为什么会吸引到如此多的华人移民,区议员把这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列治文位于加拿大和亚太门户,有世界一流的国际机场和海港,是国际进出口中心。这里的气候和香港及上海很接近,吸引了大量技术和投资移民,适合作为高科技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等。然而,列治文作为海岛,土地发展有限,也形成一定的地域限制。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是市政管理的一大考验。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列治文的成绩有目共睹。目前,列治文在加拿大名列两个第一。首先,列治文是加拿大最长寿的城市。列治文人均寿命85.7岁,高于加拿大全国水平81.1岁。区议员分析说,列治文水的质量极佳,人的生活方式健康,在列治文中心、公园和公共健身房,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健身,跳舞唱歌,从事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列治文市民吸烟喝酒、甚至吸毒率都很低。
其次,列治文又是华人最多的城市。据最新统计,55%的城市人口是华人,占总人数半数以上;除了华人,还有15%到20%的其他少数族裔,多族裔多元文化占有显著特征。外来人口多,对国际进出口、对外贸易和旅游业起了很大推动。
沟通中西桥梁,建立和谐社会
谈到目前的工作计划,区议员说,列治文人口中,超过60%是在加拿大以外出生,人们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居地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产生冲突。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文明社会自始至终是一项重大挑战。由此,他倡导不同族裔联合,开展文化和谐工作,例如每年4月渔人码头的樱花节活动,World Festival和Farm Festival等等。华人为主举办的活动,应不限于华人,可以由华人主导,鼓励不同族裔参与。
针对近日发生的种族歧视事件,区议员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组织成立了阻止种族主义联盟(Stop Racism Alliance),目的是希望灭绝种族主义言论和仇恨犯罪,真正做到加拿大各族裔平等。该联盟成员包括华裔、印裔、非裔、犹太裔、穆斯林和基督徒等,未来会举办相关的活动,从教育和执法、立法,来打击种族歧视的蔓延。
寄语新移民:移民不是搬家,是融入
透过市府窗口,眺望着3号路上接踵而起、鳞次栉比的高楼,区议员不由感慨,新移民为列治文带来了诸多优势,包括人口、技术和财富,补充了新鲜血液,丰富了多元文化,促进了城市繁荣和发展,功不可没。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早期移民和华人先侨的贡献,除了修建太平洋铁路华人的功劳,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有数不清的华人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吃水不忘挖井人,新移民要知福惜福,珍视眼前的一切。
“移民不是搬家,是融入;盖房子,不等于发展;我反对把列治文变成唐人街,我们应该把列治文打造成国际化城市,”区议员谆谆寄语新移民,“我们要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学会换位思考,加强对加拿大的认识和认同,加强对新国家的归属感。”
展望未来,他充满信心,“我希望保持积极乐观,always stay positive,尽能力做应该做的事!”
采访完毕,笔者乘上天铁,坐在车头观景。临近菲莎河,一座钢筋大桥迎面扑来,沉稳持重,牢不可摧,延续着过去,连接着未来。列车呼啸着一驶而过。“桥梁”,这不正是对区议员最好的形容吗?数十年来,以心理辅导为主业的区议员,在列治文---这块他深爱的土地上,用满腔情怀辅以切实行动,打造出一架沟通人心的桥梁,一座构建中西文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