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要成为主流是一条漫长的路,如果没有榜样的力量,很难开辟出一条路。
父母是需要后天学习的,最好的状态是与孩子并驾齐驱。
父母是孩子真正的伯乐。父母应该比机构更了解孩子,孩子的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很多教育机构崇尚做“有用的事情”,而我们俱乐部会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比如带领孩子们学习历史和人文,促使孩子们思考与内在成长。
董春鸿女士,“Pathfinding导航教育俱乐部”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温哥华校友会”会长,“交通大学温哥华校友总会”创会秘书长,“1029企业家俱乐部”原秘书长,艺术乌托邦国际青少年绘画大赛共同主席,“艺邦青少年俱乐部”联合发起人,“温哥华妈妈舞蹈团”原执行团长。各种非盈利组织的title和辉煌成绩,成就了我眼前这个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的“成长型父母”杰出代表。
董春鸿不喜张扬,“踏实做事、低调做人”,是她多年来的座右铭。大家亲切地称她“阿春”,很多朋友与她相识共事多年,甚至不知道本尊的真名,只知道有一个勤勉热心的阿春,做了很多实事。而阿春觉得,让大家受惠,便不辜负自己的一番努力与付出。如此,足矣。
虽然阿春一直不间歇地担任不少社会团体职务,并担岗主要工作,但她总是在幕后默默奉献,从未站在台前,接受过任何媒体或个人采访。很感谢她予我荣光,首度接受专访,分享她的教育哲学与社会服务经验。
她说:“移民后,自己和周边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都有很多困惑和思考,在有幸结识了很多优秀的藤爸藤妈后,我越来越有一种使命感,想与父母们分享这些经验与心得、资源与收获,避免大家走弯路。帮助到有需要的孩子和家庭,也是帮助我们所生活国家的未来。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如果接受媒体采访不得已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能够让我的俱乐部被看到,从而惠及更多的渴望成长、但苦于找不到同频团队与合适方法的家长,我愿意走出舒适区,适度曝光,让大家了解这个非盈利性、半公益性、实验性的教育平台——Pathfinding Club导航教育俱乐部”。
从大学老师到全职妈妈,享受每个阶段的角色与使命
阿春原本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老师,移民加拿大前有着舒适的大学工作。2005年,一个公派的机会,阿春到加拿大的大学访学研究,从此开始了与加拿大的不解之缘。
阿春来到加拿大的首站是萨斯卡通(Saskatoon),虽天气严寒,但是感觉当地人非常的友好和单纯,而孩子也非常喜欢加拿大的教育,回国后仍然对加拿大念念不忘。因此,回国后,她便毅然决定移民过来。
2007年阿春全家正式移民登陆,选择了环境和天气更加完美的温哥华定居。移民后,她一边带着孩子适应本地教育与文化,一边自己上成人高中,学习各种课程,并考取了UBC口译证书和翻译牌照。慢节奏的生活,与孩子共同学习与成长,其乐融融。不久,她怀上了一对双胞胎宝宝,全家喜不自禁,一切看上去很美。
双胞胎女儿两岁时,由于一些家庭和工作的原因,她不得已回流。而已经习惯了加拿大文化与生活的大女儿,坚持留在加拿大继续学习,不得已,阿春把她送到了维多利亚住宿学校。这是一个“有舍有得”的选择,住校经历对孩子的自理与自律能力有极大的锻炼,但是她却由于没能参与孩子这个期间成长的每一步,倍感遗憾。为了孩子的安全与成长,她曾经不计成本和体力消耗,每个“小长假”坚持从中国飞到加拿大陪伴孩子,但是这种无法全程陪伴的遗憾,加之双胞胎女儿在中国频繁的生病与治疗,最终推动她放弃国内的一切,回归加拿大。
也因为此,她和先生不得不面对两国分居的生活,先生在国内全力以赴发展事业,阿春则长居国外陪伴孩子。第一代中国移民非常普遍的夫妻分居之痛,就这样结结实实地落在了这个家庭身上。阿春说:“这个选择是第一代移民的牺牲,既然决定了就接受。先生努力把事业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而我尽力把母亲角色做到极致,让孩子健康、安定与幸福成长,这才不枉费我们的选择。没有完美的选择,只有相对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温哥华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阿春无法从事朝九晚五的工作。她很清醒地把自己定位“全职妈妈”。她说,“全职妈妈”和职业女性一样,都是伟大的工作。温哥华有很多素质相当高的全职妈妈,知识女性,热爱学习,精神世界很丰富。我们选择加拿大,就是因为向往自由的生活和状态,而高质量陪伴孩子,就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
但是,“全职妈妈”并不意味着只有柴米油盐,正如《三十而已》的顾佳一样,温哥华的大多数全职妈妈,不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也一直积极更新知识结构,保持精神的成长。与孩子并驾齐驱成长,赢得孩子的尊重,甚至成为他们的“偶像妈妈”。温哥华的“顾佳”妈妈,不在少数。
早产双胞胎诞生记,感恩与回报,马不停蹄“公益生涯”的开始!
2009年,阿春喜怀二胎,发现是一对双胞胎后,全家惊喜不已,翘首以盼。然而,意外不期而至。孕期七个多月时,两个孩子早产。由于发育不成熟,出生时孩子不会呼吸、甚至不会喝奶,没有基本生存能力,不得不插管喂食。当时家人对小婴儿活下来没有信心。
阿春说,“我看到医护们全力以赴救治濒危的孩子,在他们坚持下,出现了奇迹。他们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生命,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希望活着,都值得被爱。这是我真正感受到加拿大人性的光辉,也第一次庆幸自己的移民决定。”
阿春的两个宝宝可谓“百万宝宝”,在“Richmond新生儿护理中心”近半年,喝的奶也以志愿妈妈的捐奶为主。由于孩子住院期太长,阿春被特批全天驻守新生儿特护病房,既当妈妈,又当义工,从而对医护工作有浸入式的感受,对加拿大医疗有了很深的了解,也对他们的人性关怀体验至深。
这一段有“救命之恩”的渊源,对阿春影响深远。阿春对医院锲而不舍的仁心仁术,始终心怀感激,并提醒自己有能力时一定要回馈医院与社会。孩子出院后,阿春一直保持和医院联系,每年坚持捐款。孩子过生日,她会申请带孩子去住过的病房看看。而对于危难之中被抢救回来的孩子,阿春也倍加珍惜,从此更坚定地把自己的后半生交给了“全职妈妈”和教育这份事业。
2014年,为了孩子的更健康成长,阿春开始长居加拿大。由于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与情怀,她发起温哥华“西安交通大学校友会”和“五交大校友会”。2014年初,作为校友会第一任秘书长,她开始了校友会服务工作,“五交大”同根同源,温哥华校友会很快做得有声有色。此后她又被大家推选为校友会会长,至今一直是校友会顶梁柱之一。
她未曾想到的是,这份纯公益之心,竟然开出意外之花。她不仅在校友会平台结交了很多挚友,有些更是成为她未来事业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和支持力量,大家一起携手看到了更多美好的风景。
因为在校友会的热心与实干,她被推荐成为温哥华大名鼎鼎的“1029企业家俱乐部”初创时期的秘书长,对1029在温哥华的迅速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由于1029的机缘,她又与俱乐部内结交的朋友联合发起了发起“艺邦青少年俱乐部”,这个公益组织,她一做就是三年。由于她一直对Richmond医院对孩子的救治感恩于心,也看到了医院经营的不易与资金需求,她倡导公益与艺术结合,发起了“艺邦青少年艺术义展义卖活动”,每年向Richmond医院基金会的“新生儿科”定向捐赠1万多加币,活动不仅让Richmond医院和很多新生患儿家庭获益,也深得俱乐部家庭的认同与支持。“艺邦青少年俱乐部”由此正向影响了诸多家庭与孩子,让孩子们的艺术真正绽放出人性的、温暖的光芒。
知恩图报。阿春对医院的回报不止于此。作为早产儿家长,她一直坚持参与UBC医学院的“新生儿研究项目“,主动让孩子接受早产儿的大脑研究,定期为医院提供回访报告,支持新生儿治疗的科学研究。她说,孩子生命得来不易。有生之年,一定要高质量陪伴孩子。未来离世,也愿意捐献器官,回报医院与社会。
创建Pathfinding俱乐部,半公益性教育机构新尝试
孩子是阿春事业的引路人。陪伴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为阿春打开了职业生涯的另一扇窗。
阿春回流的两年中,大女儿一直在维多利亚私校全日制寄宿上学,成长得非常独立有主见。即便后来阿春重返温哥华,孩子因为习惯并喜欢上了寄宿的学习环境,不愿意更换学校。在学校影响下,她慢慢发觉到自己的独特性,开始尝试参加模特大赛,不仅屡获第一名,还斩获了“新丝路美国模特大赛”冠军和全球大赛的亚军的殊荣,由此也启发了自己对时尚的兴趣,并决定去纽约上大学。整个过程,都是孩子自主规划,阿春作为母亲,只能支持与旁观,虽惊喜不断,但不能深度参与并陪伴,成为她心底难全的遗憾。如今大女儿已经以优秀毕业生的荣誉毕业,并获得了纽约大学一文一理双学位。大学期间参加首届“五大洲环球选美”并夺冠,获“Princess of the World”奖。
在大女儿身上的经历,让阿春对教育有了许多感触与体会。为人父母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如何帮助家长成长,尽可能减少教育上的遗憾,成为她想做的事情。
恰巧,阿春在校友会和公益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认识了很多优秀、开明的成长型藤爸藤妈,这些父母都凭借后天的学习与努力,为孩子们点亮了一盏明灯。在与他们的交流中,阿春发现,很多成功经验是值得被学习、被传播的。这些父母非常信任和认可阿春,愿意分享心得体会。而很多的温哥华父母,也在苦苦寻求教育经验,为自己初为人父母的人生,寻找一座灯塔。
当下,温哥华教育机构林林总总,莨莠不齐。教育一旦功利心太重,就成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产业,而不是以孩子兴趣和需求为导向。阿春不希望家长被这样的机构牵着走,让孩子走弯路或走歧路,令家庭付出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代价。
阿春由此有了一个勇敢的想法,创立“Pathfinding Club(导航教育俱乐部)”,建一个学习与分享的平台,让“成长型父母”抱团取暖。关于俱乐部的定位,阿春进行了深度思考。她觉得,家长与孩子的学习与交流,是一项长期的、耗时耗力、需要教育专家或顾问团队持续支持的挑战性工作。仅靠爱心与热情,无法长期经营下去。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阿春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管理俱乐部,所以必须雇助理来执行日常工作。只有解放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俱乐部运营才有机会持久。
此外,俱乐部需要大量邀请有实力的讲座嘉宾,比如藤爸藤妈藤娃,教育界大咖等,如果没有运营资金,很难回报对方的付出,获取他们长期的支持,如此平台也无法长久生存下去。但是,阿春又不想把教育商业化,违背初心。因此,阿春便有了“半公益性组织”的实验性创想。即,每个家庭每年交一定的年费,作为邀请嘉宾及组织活动的基础运营费用。俱乐部有一定的运营资金,才有可能持续请到高水准的嘉宾。另外,对于自己要支付年费的培训,家长们通常也会更珍惜,更积极参与。这种模式,会比纯公益性组织,更有活力;又会比商业机构,更干净,可以坚持初心,不为利诱。
说干就干!“Pathfinding导航教育俱乐部”四月创立,至今快半年,已组织多场公益讲座,既有优质父母的精彩分享,也有哈佛、耶鲁等名校学生的讲座。其中,由来自耶鲁的两位北美历史大赛冠军亲授的“历史人文夏令营”,更是让会员赞不绝口。“探索商科”冬令营也正式推出,即将起航。
对于为什么发起“历史人文夏令营”,而非更受华人欢迎的数理化类辅导班。阿春说,“很多机构在做有用的事情,我们俱乐部要勇于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有些看似无用的事情,恰恰更有精神与灵魂层面的影响。很多华人扎堆从众地让孩子学计算机、法律和医生,想像力窄。我们既然已经来到北美,就应该更有历史观、世界观,要让孩子站在北美的肩膀上,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与未来,心无旁骛拓展他们的无限可能。”
“半公益性教育机构“在温哥华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阿春说,成立这个俱乐部,是希望真正帮助家长和孩子成长。在这里,孩子不仅能看到家长认真学习的榜样力量,也能从已经成长得很优秀的哥哥姐姐们身上,找到正能量。华人要成为主流,是一条漫长的路,如果没有榜样的力量,我们的下一代很难有充足的自信,迈入主流。
父母要做孩子的伯乐与榜样。父母应该做到比机构更了解孩子,孩子的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欲育人,先育已。教育孩子不是把钱交给机构这么简单。家长愿意为了孩子去学习和成长,接纳孩子的优点与不足,鼓励孩子的自我探索,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更深的爱与链接。家长通过学习不断成长,就能赢得孩子的欣赏与尊重。这类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无论上不上藤校,都一定会是健康而优秀的。
阿春坦言,PathfindingClub是目前自己投入最多、最用心的俱乐部。“导师和家长们对我的信任很珍贵,我一定要做好这个俱乐部,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专业的教育导航服务,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