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善,1933年12月16日出生,2020年3月7日去世,享年88歲。作為杜月笙的公子,杜維善是海內外著名的中國古錢幣和絲綢之路古國錢幣收藏研究大家,曾捐贈故鄉上海博物館四千多件珍貴古錢幣,榮膺上海市白玉蘭特別貢獻獎。自2010年始,董存發協助杜先生進行口述歷史項目,記錄其父、其母、兄弟姐妹,以及民國以來近百年風云人物的逸聞趣事。該項目列入上海市文史館口述歷史叢書,2019年7月,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簡體本。隨后,杜先生繼續修訂完善,親定繁體版格式和主要內容,補充1/3新內容,以及近500幅老照片,2020年7月,修訂版在香港中華書局出版,上市第一周,即榮登全港圖書銷售總排名第六十五。《高度》周刊由撰稿人董存發親選書稿精彩的逸聞趣事,陸續刊載,懷念逝者,以饗讀者。

《我的父親杜月笙暨杜府舊事:杜維善口述歷史》由已故的杜維善先生口述,我是撰寫人。坊間,以海上聞人杜月笙、京劇冬皇孟小冬為題材的傳奇故事、逸聞趣事,歷來都是電影書籍網絡經久不衰的主題,雖然有些是歷史事實、論述正確的,但很多是以訛傳訛、博人眼球。而本書口述者杜維善,是杜月笙第七子、姚玉蘭之子、孟小冬義子。杜先生生長于舊上海豪門和名伶世家,當過一晚上兵,但沒有“子承父業”,而成為臺灣軟玉勘探地質師、中國和絲綢之路古錢幣收藏研究捐獻家。

杜先生的口述從上海灘影響巨大的“杜家祠堂”說起。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曾經親筆書寫了《高橋杜氏祠堂記》,這不是急就章,而是扎實考證、旁徵博引,論述了杜姓的起源發展,以及古人追求的“立德、立言、立行”三不朽的思想,這篇文章現在收入章太炎文集中。

2009董存发与杜先生夫妇合影

本書的上、中、下三篇,穿越一百多年的歷史,講述杜月笙,姚玉蘭、孟小冬,以及杜維善本人。杜維善先生遵從“親見、親聞、親為”的原則,口述自己現場耳聞目睹的以其父杜月笙為主的黃金榮、張嘯林三大亨的成王敗寇,與蔣氏為核心大家族的明爭暗斗,涉及毛澤東、周恩來、章士釗和蔣氏夫婦父子、戴笠、張學良、于右任,京劇名家梅蘭芳、孟小冬,藝術家張大千,收藏家譚敬、孫家驥、張壽平,金融家錢永銘、北平張吳朱三大世家,領風騷百年的風云人物。這是目前杜家唯一一位親口講述并記錄成書的杜家人,在那個特殊時期、特定環境、特定區域的特別故事。書中的珍貴照片,絕大部分都是杜先生的珍藏,而且是首次對外發布,再現栩栩如生的過去,這恰恰是文字記載的史籍中沒有的真實內容,將糾正坊間傳訛、顛覆三觀。

我作為撰稿人,早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系,后攻讀金融和MBA(碩士),從事研究新聞和金融多年,2010年旅居溫哥華后,致力于文字工作,采訪杜維善十年,直至最后日子,堅持整理其口述歷史。

杜月笙、孟小冬這樣的風云人物,歷史學家已經為他們蓋棺論定,本書不討論這些,而想突出口述歷史的特點,由杜先生親口講述他自己“親歷、親為、親見、親聞”的真實經歷,以正視聽,比如書籍和網絡上看到的杜月笙“光復大陸”政治遺囑的辯偽,因為在遺囑宣讀的時候,杜維善先生就在現場,他沒有聽到過這份政治遺囑。我配合杜先生花了很長的時間,從歷史文獻的蛛絲馬跡之中,考證這份遺囑偽造出臺的詳細脈絡。還有,坊間流傳的杜月笙、孟小冬的書畫作品,按照杜維善先生的看法:這些都是胡吹!因為,作為七公子和義子,杜先生當然知道那個時代他的父親和義母,只有寫好自己名字和一般文字的水平,至于坊間流傳的書畫作品,要不然就是代筆,甚至是偽造,不可能出自他們親手創作。

拆开生日礼物(痒痒挠)开怀大笑

還有很多逸聞趣事,從中襯托出某種“精神”。比如說,三個十多萬塊錢的軼事:第一個十萬,指的是“九一八”事變后,張學良去上海養病躲避,當時有很多人,無論是出于民族大義,還是個人恩怨和權力之爭,都要加害于少帥,其中就有上海灘著名職業殺手王亞樵。杜月笙用錢搞定了王亞樵,張學良得知此事后,說十萬塊錢搞定了一個職業殺手,杜月笙非常了不起,我非常佩服!這十萬塊錢對于當時的杜月笙不算什麼;但是,在杜月笙臨終時,留給家人的也僅僅十多萬美元,這前一個十萬和后一個十萬,意義大不相同,一個是為了民族大義,幫助朋友,出手大方,另一個則是在把所有的欠條(包括五十根金條的借據)一把火燒掉后,僅剩下的一點點遺產。還有第三個十多萬,是杜月笙死后,孟小冬在香港幫助貧困潦倒的孫養農,一起合作撰寫《談馀叔巖》一書,這本書很暢銷,再版了很多次,稿費十幾萬港幣,孟小冬一分錢沒拿,全部給了孫養農。這個十多萬,顯示了孟小冬雖然不富裕,但是仍然不忘接濟朋友。

上海参加会议 难得见到微笑

大家都知道孟小冬和梅蘭芳婚姻破滅后,曾經說過一句話:“我今后要麼不唱戲,再唱戲不會比你差;今后要麼不嫁人,再嫁人也絕不會比你差!” 響噹噹擲地有聲,巾幗豪氣啊!孟小冬到底講沒講過這樣的話?我曾經請教杜先生,杜先生說:依孟小冬的性格,很有可能講過這樣的話。盡管我沒有親耳聽到,但是類似的內容聽我母親講過。杜先生的生母是孟小冬的金蘭姐妹姚玉蘭,她們都是一代名伶,在舞臺上扮演的多是浩然正氣、器宇軒昂的老生角色。比如孟小冬最著名的《搜孤救孤》,姚玉蘭的《四郎探母》,講述的就是歷史名臣名將。舞臺上扮演的陽剛角色,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們日常生活中的為人處世準則。

杜维善夫妇获奖暨捐赠仪式

姚玉蘭到了臺灣以后,經常出入士林官邸,陪蔣氏夫婦每周去做禮拜。蔣介石很喜歡京戲,在一些重大的紀念日,宋美齡會邀請夫人太太們,到士林官邸清唱京劇助興,姚玉蘭留下了一些,參加蔣氏夫婦結婚紀念和生日Party的照片,其中有一幅照片,是宋美齡拆開生日禮物,拆看層層精美包裝后,里面的禮物是一個“癢癢撓”,引起了在場所有人哈哈大笑。宋美齡喜歡翡翠飾品,姚玉蘭就把早年杜月笙給她的翡翠手鐲,送給了蔣夫人;宋美齡在美國演講,介紹中國社會時,特別講到了杜夫人姚玉蘭;后來宋美齡住在美國,給在臺灣的姚玉蘭,寄來減肥降壓保健品,并詳細寫明如何使用。

長輩的行為會影響到晚輩。在香港,杜維善與林黛是中學同學,當時林黛還沒有出道成名。有一次杜維善去碼頭接林黛,由于風浪或者其他原因,渡輪晚點了,杜先生在碼頭等了兩個多小時,沒有等到,就空手回家了。孟小冬知道這件事后,非常嚴厲地訓斥了杜先生,說:你答應去碼頭接人,就應該負責接到;一個女孩子在碼頭等候,多麼不安全啊!杜先生對此記憶猶新。還有,坊間傳說杜月笙死后,毛主席曾經用杜月笙自己的話來評論,說杜月笙“有本事,沒脾氣”。毛主席是不是說過這樣的話呢?請大家在這本書里自己尋找答案!

1952年10月25日,杜月笙灵柩移台,灵车经过南京路,面向大陆的蒋介石雕像

杜月笙和杜家的故事依然很活躍,是人們茶馀飯后的談資、評書戲曲里的說書彈唱、影視文學作品的創作演繹,甚至網絡新媒體的八卦傳聞,坊間一直熱熱鬧鬧存在著。既然存在,說明有生命力,就有存在的價值。這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啟發呢?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精神稀缺的時代,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對我們現代人精神上的啟發:如何自強奮斗?如何為人做事?如何在紛繁社會中仗義行善和體現民族大義?

與香港李北濤(右二)孫養農(左一)合影
杜月笙六十大寿与南北名伶和上海闻人合影共28人。

用個俗套話說“十年磨一劍”,也許是碰巧了十個年頭,每周都要拜訪杜先生,簡體版經過了六稿修改;繁體版也經歷了六稿再改,但仍然有不足之處。由此亦可見,杜月笙和杜家在民國的上海灘以及后來的內地、臺灣和香港百年風云變幻歷史中,那些驚心動魄和風光旖旎的過去,是多麼豐富精彩,也是最難以說清楚的。

戴笠杜月笙陆京士合影1945年。心在吾兄,是陆京士在1961年整理杜月笙资料时,在这张老照片下题写的说明,并赠送给杜维善先生纪念

本書的最后出版過程,正值全球疫情、香港動亂、冷戰對峙的危難時節,世界將何去何從?人類怎樣和平共處?這不僅考驗政治家和社會精英的智慧,也關乎普通百姓的柴米油鹽,或許從歷史故事,從傳奇演義中,得到啟迪。無論是坊間流行的杜月笙語錄和孟小冬的豪言壯語,還是杜維善捐獻價值不菲的錢幣,凡此表像背后,我們有什麼可以“傳承”的呢?章太炎講到“三不朽”的傳統思想體現在哪里?

杜维善先生修改文稿

時下,新技術多媒體濫觴,傳統紙媒苦苦掙扎,信息和資訊的碎片化,凸顯書籍傳播和保存知識智慧和精神的彌足珍貴,這本書簡體和繁體版的印刷和發行,也經歷著這樣的挑戰。然而,作為讀書人,我堅信讀者的慧眼和卓識,從《我的父親杜月笙暨杜府舊事:杜維善口述歷史》中感悟到“德言行”與不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傳奇故事中,尋找到精神和希望所在,歡迎大家閱讀指正。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