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孙子兵法》:“知胜有五”,第一条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这是兵圣孙子的战争观,成天“亮剑”“霸气”“硬扛”的只能是孙子,不能是兵圣。

胡锡进公开主张扩大核武库,闹出了“大新闻”也没消停,还要长微博强调了一次。另一位著名“鹰派”金灿荣在6月30日的公开讲话中也在“炫核”,网上可以找到,五十几分钟吹得牛气冲天。金灿荣还是比胡编老道,表达得举重若轻,反而是胡编的焦虑更实诚一些。

人生真是“活久见”,没想到要开始谈论核弹了。

核弹能够赢得战争吗?核弹能赢得冷战吗?核弹能让一国更安全吗?当胡主编们谈论核弹时,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谈什么。

案例一:“招核”日本

两颗原子弹,彻底结束了日本的帝国之梦。“胖子”和“小男孩”到底是罪孽深重,还是功劳赫赫?“日本老百姓有什么错呢?”的掷地有声掩盖不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他们驱动了那台凶残的战争机器,是他们在南京大屠杀后在街头狂喜鼓舞了战争狂热。老百姓当然会有错的,他们会为自己的错误判断付出生命的代价,有没有原子弹都是一样。没有原子弹终结战争,像蝼蚁般死去的也是他们,而不是东条英机或裕仁。核弹没有炸死天皇和首相,常规炸弹也不会。因此,对日本帝国的每一个成员而言,原子弹是惩罚,也是救赎。

那么,如果东条手上也有核弹的话,日本帝国的命运会不会有什么改变?会,会变得更惨。

裕仁天皇

战争会变得更漫长、更惨烈。面对拥核的日本,盟军不会考虑登陆作战,更不可能放弃打击。已经丧失制空权的日本显然没有能力把核弹扔到美国本土,因此也无力赢得战争。这场战争的下半场将是日本变成闷烧锅,盟军军工厂流水线生产的每一颗炸弹、原子弹都会落到这个岛国的土地上,直到这个岛国彻底化为焦土。

原子弹能不能赢得战争?能,能让胜利一方赢得更快一点罢了。

案例二:冷战败者苏联

和日本帝国不同的是,苏联真有核弹,而且有很多。以爆炸力当量计算,远比美国多。单凭苏联手头的核弹,足够毁灭人类。苏联不但有核弹,而且有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战略核潜艇,有完整的核打击能力。但是,苏联没有赢得冷战,直到解体也没有发动过一次核打击。

原因很简单,核打击并不会让苏联赢得任何东西。苏联的主要对手美国是有充分的核报复能力的,挑起核战的结果只是让对手先疼三分钟,几个小时、几天后,双方都一样疼了,或者都不疼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核弹飞来飞去的结果是一切结束。所以核战争不是战争,而是世界终结。

不过,核弹确实对冷战胜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核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多年来,苏联的军费开支占15%以上,最高可达20%。百货公司、食品店的货架空空荡荡时,苏联的核武库还在高速增长。而美国在1973年以后,军费占GDP常年保持在4%-6%而已。综合国力落后的苏联气喘吁吁地追随对手,透支了生命。过多的军事投入以及因此严重失调的经济结构,是苏联失败的重要原因。勃烈日涅夫曾经对将军们抱怨“我们为什么造那么多没用的导弹?”,他得到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只会造这个”。这不是苏式玩笑,而是真实的场景。

不过,让苏联输掉冷战的首要原因还轮不到核弹,而是计划。苏联解体时,叶利钦惊讶地发现全俄罗斯竟然没有一家造拖拉机的工厂。因为根据苏联的计划安排,全苏联的拖拉机都是在乌克兰的一家巨型工厂生产的,和坦克一起。与其说苏联的失败令人惊讶,不如说它能支撑那么久是个奇迹。

核弹没有帮助苏联赢得冷战,当然也没有对美国的冷战胜利有什么贡献。她只是保证冷战可以继续打下去,直至一方被拖垮。

案例三:险遭核打击的中国

1964年中国拥核。这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打破核垄断,消灭核武器》阐述中国拥核后的立场,核心是这句话“老实告诉你,约翰逊先生(时任美国总统),中国在没有核武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慑服于你们的核威胁。中国现在有了核武器,固然可以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把我们的安全感建筑在核武器上”。“不把安全感建筑在核武器上的判断”很正确,但是倾诉的对象错了。因为中国唯一一次真正面对核打击威胁,不是来自美国,而是来自苏联。事情发生在1969年。

1969年中苏发生珍宝岛战役,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苏联高层在对华态度上分为鸽派和鹰派,勃烈日涅夫本人倾向于鹰派,但犹豫不决。鸽派的代表人物总理柯西金在征得勃同意后,拨通了通向毛泽东的热线电话,没想到中方女话务员接到电话后“敢于亮剑”(此处替胡主编、金政委点赞一百次),“你是修正主义者,没资格跟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讲话。我不给你接电话。”柯西金要求接通周恩来,“亮剑女”继续扛,“苏修头子,你听着:趁早死了这条心吧!我们的总理很忙,没空听你的胡言乱语,就算有空,也不会听你啰唆。”电话挂断。虽然高层后来知晓情况后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但也没有成功对接——考虑到苏联的大量决策都是在高层聚会半醉半醒的欢乐气氛中进行的,拖拖拉拉或者索性不予理睬也不算奇怪。

中苏关系继续恶化,8月份新疆又发生边境冲突。苏联鹰派的翅膀开始拍打,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对华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正式提上日程。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告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对华核打击计划,希望美国保持中立。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和基辛格商议后认为当时的主要威胁是苏联,放任其打击中国对世界格局没有好处。但是,中美之间当时没有外交管道,更没有外交互信。此前一些欧洲媒体已经对苏联对华意图不善有所报道,中方认为这是恶意炒作和挑拨。如果这一消息由美国政府告知中方,效果也不会好。因此,尼克松决定“让一家不太显眼的报纸把这个消息捅出去,美国无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无法怪罪我们”。同时,美方措辞强硬地告知苏联,如果对华核打击,美国一定采取强力的报复措施。

由于美国的态度以及消息已经泄漏,苏联高层放弃了核打击计划,转向了谈判桌。1970年开始,中美关系开始回暖,两年后尼克松访华。苏联的核阴影才完全消散。

核弹让中国变得更安全了吗?还是用《打破核垄断,消灭核武器》中的那句话“我们从来没有把我们的安全感建筑在核武器上”。

核弹是一种武器,拥有它肯定增加了一份力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核弹就能提高国际地位、改变安全形势。国防力量取决于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则有着更多的因素构成。核弹不会根本改变一国的国际形势和安全状况。

朝鲜拥核,只带来了更多的制裁和限制。朝鲜在短暂的兴奋期后,依然如故——追着美国要安全保障。印度和巴基斯坦拥核,也没有带来形势上的变化。两国还是打打闹闹,中国也没有因为印度拥核而更顾忌她。还有一个反向的例子是以色列,她从不否认也不承认拥核,却并不妨碍她屹立中东、吊打周边——已经没有人关心她是不是拥核,只关心最近伊朗一连串“煤气爆炸”到底和她有没有关系。

四、战略误判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高估核武器的作用,肯定是战略误判,是引发中美关系恶化、乃至危及整个国际关系格的释放错误信息、战略误判的一部分。

胡锡进的“扩核”主张已经被带到了联合国大会,我国外交官做出了据说是很成功的回应。场面上看,确实如此。不过,外交的成功与否不是以外交官的雄辩为标准,而是以外界观感的倾向变化为准。“中国意欲扩大核武库”的消息,外界反应如何?有识之士应该不难了解和判断。

胡锡进和金灿荣经常说要抛弃冷战思维,可是遗憾的是他们连冷战思维都没够上。高谈阔论核弹的他们,思维还停留在抢人抢钱抢地盘的殖民主义时代,还是那套拳头大说话声音就大的丛林思维,还是《三国演义》说书人的野生权谋思维。这些年来,他们谰言欺世,说了多少不着调的话?做出了多少不着调的判断?什么“打赢美军很容易”、什么“把美国打回农业社会很简单的”、什么“抛售美国国债是金融核武器”,现在他们自己也不信了,只能找上核武做稻草。

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何来正确的战略判断?金灿荣在6月30日的演讲中还在鼓吹中国是当下国际秩序的挑战者,这符合中国的利益吗?连官方外交中都明确了中国不挑战现有国际秩序,承认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受益者,金某立论的依据是什么?这些人到底要把中国引向何方?

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有美国的责任,美国的鹰派也有很多不理性的表达和举措。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这些所谓“鹰派”释放了足够多的错误信息,造成了很多麻烦,背离了中国根本利益。动辄鼓吹主动亮剑,遭致反制后又诉诸“美国打压”的悲情,反复操弄社会舆论情绪,却没有半点解决现实问题的见识和能力。这些人把持了中国主流舆论,是非常危险的迹象。而且,他们也不是什么真正的鹰派、铁血,形势不妙立刻换了一幅面孔。鼓吹主动亮剑、自称“厉害了”、到处硬扛的是他们,苗头不对立刻就换成了“我一直主张避免热战,防止冷战”的温良恭谦——金政委另一段视频,网上也找得到。这是鹰派吗?是投机派。

太平洋战争后期,记者采访东条英机问到“战争有没有必胜的把握”,东条铿锵有力地说“只要全民有必胜的信心,就有必胜的把握”。记者写出稿子交给主编,主编低声说“这个贼秃子,这就是说打输了都怪怀疑战争合理性的人咯?”这就是东条之流的算计。

日本帝国的战败当然不是因为那些没有必胜信心的人,身处高层的反战派要么被清洗了,要么靠边了。民间的反战者要么进监狱,要么被强征入伍送到了最危险的前线当炮灰。太平洋战争的失败,在“虎虎虎”时已经注定。当东条大谈必胜时,他已经清楚败局已定,只能算计如何逃避历史责任。

允许不负责任的好战分子像摆弄玩具一样摆弄武器和人命,让日本人遭受了原子弹的洗礼,这是日本的不幸。东条没有核武器是日本国民的幸运,因此日本才有复兴的机会。

任何想要谈论战争的人都应该牢记日本跌宕的历史,记得战争永远不会是人们想要的样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交流。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