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沿着S1成绵高速复线一路向北,约两个半小时车程,就来到北川新县城。走进城东北角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在一楼展厅,赫然矗立着一根约两层楼高,上半部雕刻着雄鹰、下端雕刻着灰熊的图腾柱。
图腾柱是加拿大印地安人古老文化的历史遗产,在加拿大非常普遍,几乎随处可见。怎么在中国偏远的西部小城会陈列着一根加拿大原住民的图腾柱?为什么又会把它安放在四川的北川新城?这得从一张新闻照片说起。
汶川地震揪住卑诗大酋长的心
2008年5月12日,全世界的各大媒体都在播报一条令人震惊的突发新闻——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八级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遇难,1.8万人失踪,37.5万人受伤的巨大灾难。
世界各地,无数人在电视机前,从报纸上,从互联网上,关注着这个揪心的消息。在加拿大卑诗省,有一位原住民酋长,每天含着泪,看着电视里关于汶川地震的后续报道。这个酋长就是加拿大卑诗省原住民民选自治组织——卑诗省原住民峰会(BC First Nations Summit)——执行大酋长爱德华·约翰(Grand Chief Edward John)。
有一天,当他看到了一张羌族老者在倒塌的自家屋外手握羊皮鼓的照片,他被感动得再也坐不住了。经过千辛万苦的安排沟通,约翰大酋长自发组织了原住民代表团专程到灾区慰问受灾的汶川人民。
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北川,虽然到处是被地震损毁的废墟,但是他们看到的是灾区人民的坚强,刚刚从废墟里走出来的北川人并没有被压倒,而是采取各种方式互助自救。特别是在看到当地羌族人民用自己传统的方式,击打羊皮鼓,跳起民族舞,来鼓舞人们的抗灾士气和生活意志时,加拿大原住民代表团被深深地感染了,因为敲起羊皮鼓,载歌又载舞也是加拿大原住民的文化传统。
后来,大酋长对记者说,他在北川看到的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民族精神!
筹备礼物表达加国原住民的祝福
回国后,约翰大酋长被北川羌族人民的民族精神深深打动,一个念头一直在心头打转,就是如何以加拿大原住民特有的方式,向北川人们表达敬意和祝福。
最后,他决定以加拿大原住民传统的图腾柱,作为礼物送给北川人民。他觉得,这样做“既是为了纪念和记住那些在地震中往生的人,也是为了振作精神以抹去失去家人和亲人的幸存者的眼泪。”
图腾柱是纪念性的木制雕刻,是加拿大西北海岸的一种原住民艺术,由杆,柱子或支柱组成,并刻有符号或图形,有兽、鸟、人物或其他图腾并通过艺术变形加工而成。图腾雕刻品可以象征或纪念祖先,讲述熟悉的传说,宗族或显着事件的文化信仰。图腾柱也可以体现出对雕刻和安装图腾柱的人们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叙述。
传统上,原住民的图腾柱有多种类别,迎宾柱以欢迎贵客来宾,房屋柱为建筑物增添声望,纪念柱以纪念酋长和英雄,耻辱柱以羞辱敌对者等等,他们的祖先通过图腾柱为抗衡自然和祈福平安,创造出很多神话故事,以此激励着一代代的印第安人生息繁衍。
所以,选用图腾柱作为礼物送给深受地震灾害之苦的北川人民,是具有非常特别的、发自内心的纪念意义。
雄鹰灰熊象征北川人民的力量和勇气
北川能够从悲壮走向重生,靠的就是北川人民的力量和勇气。
由约翰担任执行大酋长的卑诗省原住民峰会牵头,在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卑诗省政府的支持下,由卑诗省特斯拉市西北社区学院的弗雷达·迪辛学校艺术系的导师与学生们精心设计雕刻制作。
2010年1月,4.9米高的图腾柱顺利完成制作。它取材于加拿大西部最好的红雪松,上端刻有象征天空之神并代表力量与智慧的雄鹰,下端刻有象征大地使者并代表勇气和谦逊的灰熊,充满了加拿大原住民传统的文化气息和祈福寓意。
图腾柱制作完成以后,得到了特斯拉市原住民的首领和长者的祝福。约翰大酋长还专门赶到学院,和参加设计雕刻的师生以及中方代表一起,共同祝贺图腾柱的顺利完成。
但是,如何将这么超长、超重的图腾柱,完好无损的运送到中国,却成了一个棘手难题。
总督专机运送图腾柱安抵四川
2010年6月,一个出乎意外的好消息,使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当时的加拿大总督米歇尔·让阁下(Micha?lle Jean)将与6月30日到7月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经与总督办公室协商,原住民赠送给四川地震灾区的图腾柱终于可以搭载总督的专机前往中国。
于是,图腾柱用6层红布妥善包裹、装箱,小心翼翼地踏上了前往东方文明古国的路程。约翰大酋长也作为总督访华代表团成员之一,亲自护送图腾柱前往四川。
这似乎印证了当年李白所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如期所愿,图腾柱安抵四川。7月4日下午,在成都四川博物院隆重举行了加拿大原住民向“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人民捐赠图腾柱仪式。作为第一位访问四川的加拿大总督,米歇尔?让阁下夫妇和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图腾柱捐赠仪式。
两国元首齐赞图腾柱意义非凡
在图腾柱捐赠仪式上,米歇尔?让总督阁下致辞道,今天的仪式“象征着将加拿大和中国,特别是加拿大原住民和羌族人民的紧密联系和牢固团结。”她一方面表达了加拿大人民对四川灾区人民的亲切问候,并对灾区人民在恢复重建中作出的巨大努力表示钦佩。另一方面表达了加强加中两国文化交流的期望,希望通过更多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最后,她说道,“愿图腾柱成为博爱联系的长久象征,博爱联系将使中加两国成为强大的盟友、战略伙伴和好朋友。我们的友谊万岁!”
第二天,总督代表团到达北京。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接见了加拿大代表团。当胡锦涛主席知道代表团带来了加拿大原住民的图腾柱,作为礼物送给北川地震灾区羌族人民的时候,他紧紧握着约翰大酋长的手,充满感情的说,“我要感谢大酋长把图腾柱作为给羌族人民的礼物。这具象征性的慷慨之举,非常值得赞赏,也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对于一个刚刚经历过如此磨难的社区而言,能得到这样的支持是非常重要。”
这一年无疑是友谊之年,正好是加中建交四十周年,也是两国元首互访之年。
涅盘重生新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
5.12地震把北川老城完全摧毁了,如何妥善安置来自万里之外、代表了一份真诚祝福的图腾柱,又成了一个难题。
由于老县城地质条件恶化,“再造一个新北川”成就了北川人民震后的涅盘重生。
在新北川400多个重建项目中,有一座形如羌寨的文化中心见证了震后的新北川。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崔恺先生亲自主持设计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中心位于北川新县城中心轴线的东北尽端,向西与抗震纪念园相对,由图书馆、文化馆、羌族民俗博物馆三部分组成。其中的羌族民俗博物馆由澳门基金会捐赠建设。
设计构思源自羌寨聚落,以起伏的屋面强调建筑形态与山势的交融,建筑作为大地景观,自然地形成城市景观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城市背景获得了巧妙的联系。开敞的前庭既连接三馆,也可作为各族人民交流聚会的城市客厅。
毫无疑问,再也没有比新建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更适合永久安放这份来自加拿大原住民的礼物。
羌历新年举行图腾柱揭幕安放仪式
按照加拿大原住民的传统,图腾柱安放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必须进行隆重的庆典仪式才算正式完成。
2011年10月27日是羌历大年初一,羌语称“日麦节”,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最为隆重的节日。此时完成图腾柱的安放仪式再合适不过了。
与以往不同,这年的新年,北川羌族人民迎来了一批德高望重的加拿大原住民客人。
加拿大全国原住民联合会大酋长肖恩·阿特略(Shawn Atleo)、卑诗省大酋长爱德华·约翰(Edward John)和大酋长菲利普(Stewart Phillip)等原住民首领、代表,身穿民族服装,手持羊皮鼓,带领加拿大原住民代表团来到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参加图腾柱的揭幕安放仪式。这是加拿大原住民最高级别的访华代表团。
同样也是身穿民族盛装的北川羌族酋长和众族人,以羌族最隆重的传统仪式,列队欢迎远道而来的加拿大原住民贵客。
下午4时许,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前铺上了红地毯,门前的图腾柱蒙着一层红红的薄纱。在一阵阵激越的羊皮鼓声中,羌红徐徐拉开,一根高4.9米的图腾柱展现在大家面前。加中两国的少数民族代表,纷纷向图腾柱共同献上祝福之礼,并在图腾柱前合影,留下记载两国人民民间交往的历史见证。
当天晚上,加拿大原住民代表团参加了羌族新年的“春晚”表演,与羌族人民共度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美好时光。
酋长击鼓祝福羌族孤老健康长寿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北川有很多老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据当地政府估计,约有200多名孤老急需得到及时的安置和照料。
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加拿大卑诗省政府与联邦政府于震后的第二个月就联合宣布了价值800万加元的灾后援助重建项目,包括建立北川羌族红枫敬老院,来安置这些孤老。
重建的敬老院采用了加拿大最先进的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以期达到最好的抗震和节能效果。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总建筑面积5611.77平方米,木结构部分面积为4578平方米,包括了92个双人间;16个单人间;12间员工宿舍;2间员工套房;另外设有医疗服务区、休闲娱乐区、食堂、设备间、办公区、门球场;室外健身器材;室外设绿化带、道路、健身路径、菜地等。项目预定于2012年1月全部竣工,但大部分建筑已经提前完工,并部分投入使用。
羌族新年当天,来访的加拿大原住民代表团还专门来到红枫敬老院,看望已经入住的羌族孤老。
加拿大全国原住民联合会大酋长阿特略更是手持羊皮鼓,击鼓为羌族老人祈福,祝老人家们健康长寿。
通商通婚体现原住民与早期华工的相濡以沫
如果说,羊皮鼓是连结加拿大原住民与中国羌族人民的神奇信物,并延伸出加拿大原住民图腾柱安置北川的当代美妙传奇故事,而加拿大原住民与早期华人相濡以沫的亲情联系就可以说是渊源流长。
有历史记载的华人首次来到北美西海岸是1788年,华人的船只停靠在卑诗省温哥华岛中西部的Nootka Sound湾,并记录有当时原住民与华人之间存在贸易往来,这比卑诗省与欧洲人的贸易要早。
除了平等通商之外,不少华人男子与原住民女子通婚、生儿育女,共同生活在原住民社区,由此分享了原住民现代历史进程的一小部分。
伊莱恩·马洛韦(Elaine Malloway)是卑诗省斯道罗族群的Yakweakwioose部落酋长,她从小就听妈妈和长辈们说家族与华人联系的历史,还有亲戚姓华人的闵姓(音:Min),她的曾姥姥就是姓闵。
在家谱里也有这个记录,在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时候,家族里有一个女孩与一个姓闵的华工结婚并生了三个孩子。后来,铁路修建完工之后,那个闵姓华工决定带着两个儿子回国,但是留下了一个女孩。所以,家族里在中国的直系亲戚就成为一个谜。
酋长的母亲玛丽·马洛韦(Mary Malloway)也是部落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她听叔叔说过,他有华人血统,所以家族里有华人亲戚。但是,对于回中国的亲戚就至今音信全无,希望有一天能找到他们。
结语:图腾柱上寄深情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的图腾柱,寄托着加拿大原住民的一片深情。
这根图腾柱不远万里来到北川,非常的与众不同。它由原住民艺术家雕刻完成,乘总督专机而来,经加中两国酋长的祈福,被两国元首高度赞赏,才被安放在精心重建的博物馆里。
愿图腾柱能寄托对在地震中往生者的哀思,抹去失去亲人的幸存者的眼泪,更是象征并见证加拿大原住民与中国人民的情缘渊源流长、世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