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里农夫Tyler Heppell鉴于辛辛苦苦从地里收成上来的农产品,有相当一部分因长得丑而无人收购,最终只能充当饲料,心有不甘,发起了一场赠食运动,引来全球同业心有戚戚焉,在社交媒体齐声响应,共同推动减少农作物的浪费。

丑陋的蔬果同样美味,无碍安全食用。

按理说,农产品的功用无非填饱肚子,提供人类身体所需养分,丑陋的蔬果同样美味,无碍安全食用,人的肠胃本不具视觉功能,吃嘛嘛香,长得美丑又有什么关系?美也好,丑也罢,终归逃不过加工制作第一刀,复遭从入口到消化道的第二刀,管你什么样的神仙颜值,一经嚼碎咽下,入肚消化分解,统统没有了美丑之别。

偏偏人类除肠胃之外,还长了一双色眯眯的眼睛,它们不仅用来打量俊男靓女,也强把以貌取人的一套看人标准,套用到为饱口腹之欲的食物上来。你想雀屏中选装入家庭主妇的菜篮子里?对不起,先过了把门的这一关,什么关?不问其品质与滋味如何,惟中看不中吃之“卖相”也,毕竟,我们是“用眼睛吃饭(和购物)”的。

图片

素里农夫Tyler Heppell发起一场丑陋蔬果赠食运动。

据悉,加拿大全国范围内,多达三成的农产品由于外观不够好而未能摆到食品超市的货架上,美国这个比例就更高了,有多达一半的农产品因外观不佳而遭丢弃。在对食物卖相品质追求达到极致的日本,虽然对粮食进口比例高达六成,需高度仰赖外国供应,但该国粮食浪费程度竟然高踞全球第五名,卖相之祸可见一斑。

举凡食品供应商都对蔬果有严格的外观标准,須无疤痕等瑕疵,依據尺寸、颜色和形状,分成优、良与中三种等级,更差的则划为规格外产品。消费者挑选蔬果时,除了讲究商品安全性和价格,还会根据外观美丑来判定好坏,因此规格外蔬果多半无法直接上市销售,很大一部分被用作加工食品,其他则在上架前就被丢弃,农民大概率不会采摘丑陋的农产品,而是将其扔进堆肥堆中。

法国超市Intermarché发起“不完美的水果和蔬菜”全球运动。

卖相既然如此被看重,供货商家自有高招乃至损招加以因应。近年来新兴一门显学,称为“颜值经济”,果蔬分拣、美化包装为其中最老实本份的笨办法,除此之外,还有剑走偏锋使用化学药品为果蔬产品“美颜”的便捷高效之法。譬如,加工山药时使用氯酸钠消毒液,使原本表面黄褐色的山药变得白嫩;给西瓜注射胭脂红,瓜瓤因此变得鲜红“甜美”;红毛丹则是借由“泡澡”驻颜保青春不败。

此类蔬果美颜,无非提升“色相”,以此相诱,引人购买,用一个粤语词汇来形容,叫作“货不对板(办)”,指货品空有其表,表里不一,因为货品不只有一层外表,更有其“内涵”,以功用论,后者远比前者更为重要。著名期刊《营销杂志》(The Journal of Marketing)上的一项研究称:“对农产品的审美溢价,导致消费者拒绝安全、可食用但在美观上没有吸引力的水果和蔬菜,这既导致零售商的经济损失,又造成食物浪费。”简言之,即以貌取食损人不利己。

图片

2014年3月,欧洲议会研究服务处一份简报指,欧盟(EU)每年产生的食物垃圾达到惊人的8,900万吨,其中大多数“食物在仍然适合人类消费的情况下就被丢弃了,这可归因于城市化、消费习惯和饮食的改变。”作为回应,欧盟把这一年被定为“反对食物浪费年”。

法国第三大连锁超市Intermarché决定以30%折扣价,便宜出售未经遴选和不完美的水果和蔬菜,发起一场名为“不完美的水果和蔬菜”(Inglorious Fruits and Vegetables)的大规模全球运动,这一举措取得了圆满成功:消费者以更便宜的价格获得相同质量的产品,种植者从通常被丢弃的产品中获得收益,Intermarché通过销售全新的产品系列来增加业务。

图片

加拿大推动“天生不完美”食品销售收获喜人。

加拿大同年推出A货版,谓“天生不完美”(Naturally Imperfect)运动,一时间,丑陋蔬果风靡全国各大超市,尽管此类产品以25%的折扣出售,但事实证明,对于卖家来说,利润反而更高,因为获取这部分产品的成本更低,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UBC研究人员发现,当产品被贴上“丑陋”的标签时,消费者的犹豫就会消失——这并不是因为幽默或原创性,称商品“丑陋”是向消费者表明,商品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美观,这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偏见,从而增加购买“丑陋”产品的意愿。也有杂货商以标语鼓励顾客,上面写道“你太棒了!选择丑陋的产品!”,结果收获喜人,但他/她不晓得,此旨在提高购物者自尊的心理催化剂,已成功教其对农产品的颜值标准一夕逆转,以丑为美了。

文 逍遥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