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城市建筑不见得很出色,早年间大片青绿玻璃幕墙与水泥融合一体的大楼,造得又高又细,作为城市的招牌,面目是如此模糊,近年来花哨的高楼虽然渐增,只是要么楼顶的斜角像莫名被削掉半颗“脑袋”,要么在腰部或底部挖掉一个大口,美不美暂不评判,怪异和突兀是肯定的,但是,此城之美也毋庸置疑。

从甘比走廊(Cambie Corridor)朝着市中心方向次第展開的一幅活画卷,是这座西岸城市的一张动人的名片,多少年来,温哥华城市天际线在不断拔高,高楼见缝插针,空间越来越拥挤,这幅舒展的唯美画面却是一如既往的动人。

温哥华城市建筑不见得很出色,早年间大片青绿玻璃幕墙与水泥融合一体的大楼,造得又高又细,作为城市的招牌,面目是如此模糊,近年来花哨的高楼虽然渐增,只是要么楼顶的斜角像莫名被削掉半颗“脑袋”,要么在腰部或底部挖掉一个大口,美不美暂不评判,怪异和突兀是肯定的,但是,此城之美也毋庸置疑。

从甘比走廊(Cambie Corridor)朝着市中心方向次第展開的一幅活画卷,是这座西岸城市的一张动人的名片,多少年来,温哥华城市天际线在不断拔高,高楼见缝插针,空间越来越拥挤,这幅舒展的唯美画面却是一如既往的动人。

在画框的中心位置,海港中心(Harbour Centre)的顶层旋转餐厅恰似一只大陀螺,曾经鹤立鸡群的大厦,今日不过泯然众人矣,虽然楼顶上的一根针高高刺向天际,掩饰不住一颗奋发向上的勃勃雄心,却又奇怪地收敛在远处两峰之间的山脚下;在它的前面,是体育馆状如一排竹竿竖起的尖顶,就像是横向拉起的一道等高线,把周围建筑物齐刷刷拦在了海港中心的高度之下。

隐隐感到这些铺排,似有意让出一片广阔的幕布,来安顿北岸山脉的雪峰林霭,因为它才是这幅画卷的当然主角。

没错,这背后确实有一只操纵的手,叫温哥华主义(Vancouverism)。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城市中,有把历史建筑奉为特殊景观而重点保护的,如伦敦;或者所有建筑物高度受到限制,以确保公共建筑保持其凸出地位的,如华盛顿;加国首都渥太华,对市中心的建设物通通限高,只为了国会山的轮廓不被遮蔽。

“温哥华主义”理想国图景。

但温哥华审慎地规划和保护的对象与众不同,它们是一群山海景观,此一工程,乃前所未有且须世代维护。

名建筑师埃里克森(Arthur Erickson)在1955年提出一个56号城市规划案,为温哥华主义之先声,当年,埃里克森为加拿大中等规模的边远小镇温哥华设想了一条很高的城市天际线,它不同于纽约挤在一起的摩天大楼群,其面目疏朗开阔,“像高低起伏的瀑布一样错落有致”,与这座城市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犹如一部美妙的都市交响曲。

埃里克森1955年提出的56号城市规划案,为温哥华主义之先声。

但这个设想真正落实,却要到二十多年后。1970年代初,温哥华市中心治安败坏,环境恶劣,夜晚几乎沦为鬼城。成功的市中心需要密度与集中,集合最有效率的生产和消费者群体,创造更多商业利益,活络街道生活和可持续经营的大众运输,支撑代表城市质素的文化和娱乐设施,市长Art Phillips矢言大刀阔斧再造新城,并将此重责大任交给了新委任的城市规划师Ray Spaxman。

Ray Spaxman于大开发前夜抵达时,深为温哥华非凡的山水环境所震撼,他的第一反应是担心这些独特的景观将会不保,此城何幸,因Spaxman独具前瞻性的慧眼,开启了景观管理第一步。他要求每一个新建筑提案,都须先从公共和私人角度对景观展开评估,确保通往市中心的道路拥有开阔视野,不得遮挡山海景观。

80年代末,另一位市长坎贝尔(Gordon Campbel)接力推动,敦促规划部门对公共景观做出面向未来的长期规划和研究,在城市向高空拓展空间同时,为自然风景留足空间。

几十年来,温哥华景观保护逐渐完善与规范化,初时是风景,后来又纳入阴影和阳光的因素,最广为人知的是市议会于1989年12月12日通过,后经三度修订的市府文件《View Protection Guidelines》,该文件附带两张规划人员精心绘制的约30个形似倒立圆锥的“视锥”(View Cones)指引地图,以二维方式显示了景观走廊的轮廓,标示必须保持开放且不被景观阻挡的位置,其效果类似于苏格兰景观建筑师Ian McHarg著名的生态“保护地图”(protection maps)。

根据指引,那些视锥范围内的建筑物高度和建筑面积,依锥体辐射比例受到约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高。这个系统鼓励修建高大、细长和多样化的建筑,保护那些被民众视为最神圣的景观——北岸山脉、市中心天际线和滨水风景。

在温哥华寒冷多雨的秋冬季,阳光贵如金子般珍稀,当局近年来对高层建筑阴影的限制日趋严格,日照时间和位置通过电脑模拟被精准计算和“分配”,在重要的商业街,如固兰湖街(Granville St.)、戴维街(Davie St.)以及布拉德街(Burrard St.)的交叉路口,所有建设均须为阳光让路,高楼被“切”出奇形怪状,规划者宁牺牲外观也在所不惜。

温哥华主义的重要推手之一、担任市府规划师多年的Larry Beasley在他撰写的《温哥华主义》一书中说,刚开始这只是城市规划方面的一个“主意”,后来竟不断发扬光大,演变成为“主义”,至于最初始于何人创意,已无从考证,但称其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或更准确。

良好的规划和令人羡慕的宜居性使温哥华成为一座被世界各地广泛推崇的城市,变成了加拿大人珍·雅各布斯(Jane Jacobs)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理想城市该有的模样。它发明了将社区价值观与正在进行的城市变革的审查和管理联系起来的新方法,发现了在新兴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条件之间实现平衡的新方法。

曼哈顿主义征服纽约的天空,建成了一个“乌托邦”。

百多年前“曼哈顿主义”(Manhattanism)征服纽约的天空建成了一个“乌托邦”,百多年后温哥华主义另造一个“理想国”,东西两岸,各自精采。

作者简介:逍遥,英文名Linda Yao, 温哥华资深媒体人。

温哥华城市建筑不见得很出色,早年间大片青绿玻璃幕墙与水泥融合一体的大楼,造得又高又细,作为城市的招牌,面目是如此模糊,近年来花哨的高楼虽然渐增,只是要么楼顶的斜角像莫名被削掉半颗“脑袋”,要么在腰部或底部挖掉一个大口,美不美暂不评判,怪异和突兀是肯定的,但是,此城之美也毋庸置疑。

从甘比走廊(Cambie Corridor)朝着市中心方向次第展開的一幅活画卷,是这座西岸城市的一张动人的名片,多少年来,温哥华城市天际线在不断拔高,高楼见缝插针,空间越来越拥挤,这幅舒展的唯美画面却是一如既往的动人。

图片

在画框的中心位置,海港中心(Harbour Centre)的顶层旋转餐厅恰似一只大陀螺,曾经鹤立鸡群的大厦,今日不过泯然众人矣,虽然楼顶上的一根针高高刺向天际,掩饰不住一颗奋发向上的勃勃雄心,却又奇怪地收敛在远处两峰之间的山脚下;在它的前面,是体育馆状如一排竹竿竖起的尖顶,就像是横向拉起的一道等高线,把周围建筑物齐刷刷拦在了海港中心的高度之下。

隐隐感到这些铺排,似有意让出一片广阔的幕布,来安顿北岸山脉的雪峰林霭,因为它才是这幅画卷的当然主角。

没错,这背后确实有一只操纵的手,叫温哥华主义(Vancouverism)。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城市中,有把历史建筑奉为特殊景观而重点保护的,如伦敦;或者所有建筑物高度受到限制,以确保公共建筑保持其凸出地位的,如华盛顿;加国首都渥太华,对市中心的建设物通通限高,只为了国会山的轮廓不被遮蔽。

图片

“温哥华主义”理想国图景。

但温哥华审慎地规划和保护的对象与众不同,它们是一群山海景观,此一工程,乃前所未有且须世代维护。

名建筑师埃里克森(Arthur Erickson)在1955年提出一个56号城市规划案,为温哥华主义之先声,当年,埃里克森为加拿大中等规模的边远小镇温哥华设想了一条很高的城市天际线,它不同于纽约挤在一起的摩天大楼群,其面目疏朗开阔,“像高低起伏的瀑布一样错落有致”,与这座城市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犹如一部美妙的都市交响曲。

图片

埃里克森1955年提出的56号城市规划案,为温哥华主义之先声。

但这个设想真正落实,却要到二十多年后。1970年代初,温哥华市中心治安败坏,环境恶劣,夜晚几乎沦为鬼城。成功的市中心需要密度与集中,集合最有效率的生产和消费者群体,创造更多商业利益,活络街道生活和可持续经营的大众运输,支撑代表城市质素的文化和娱乐设施,市长Art Phillips矢言大刀阔斧再造新城,并将此重责大任交给了新委任的城市规划师Ray Spaxman。

Ray Spaxman于大开发前夜抵达时,深为温哥华非凡的山水环境所震撼,他的第一反应是担心这些独特的景观将会不保,此城何幸,因Spaxman独具前瞻性的慧眼,开启了景观管理第一步。他要求每一个新建筑提案,都须先从公共和私人角度对景观展开评估,确保通往市中心的道路拥有开阔视野,不得遮挡山海景观。

80年代末,另一位市长坎贝尔(Gordon Campbel)接力推动,敦促规划部门对公共景观做出面向未来的长期规划和研究,在城市向高空拓展空间同时,为自然风景留足空间。

图片

几十年来,温哥华景观保护逐渐完善与规范化,初时是风景,后来又纳入阴影和阳光的因素,最广为人知的是市议会于1989年12月12日通过,后经三度修订的市府文件《View Protection Guidelines》,该文件附带两张规划人员精心绘制的约30个形似倒立圆锥的“视锥”(View Cones)指引地图,以二维方式显示了景观走廊的轮廓,标示必须保持开放且不被景观阻挡的位置,其效果类似于苏格兰景观建筑师Ian McHarg著名的生态“保护地图”(protection maps)。

根据指引,那些视锥范围内的建筑物高度和建筑面积,依锥体辐射比例受到约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高。这个系统鼓励修建高大、细长和多样化的建筑,保护那些被民众视为最神圣的景观——北岸山脉、市中心天际线和滨水风景。

图片

“视锥”指引地图,以二维方式显示了景观走廊的轮廓。

在温哥华寒冷多雨的秋冬季,阳光贵如金子般珍稀,当局近年来对高层建筑阴影的限制日趋严格,日照时间和位置通过电脑模拟被精准计算和“分配”,在重要的商业街,如固兰湖街(Granville St.)、戴维街(Davie St.)以及布拉德街(Burrard St.)的交叉路口,所有建设均须为阳光让路,高楼被“切”出奇形怪状,规划者宁牺牲外观也在所不惜。

温哥华主义的重要推手之一、担任市府规划师多年的Larry Beasley在他撰写的《温哥华主义》一书中说,刚开始这只是城市规划方面的一个“主意”,后来竟不断发扬光大,演变成为“主义”,至于最初始于何人创意,已无从考证,但称其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或更准确。

图片

市府规划师Larry Beasley。(图自 the canadian encyclopia)

良好的规划和令人羡慕的宜居性使温哥华成为一座被世界各地广泛推崇的城市,变成了加拿大人珍·雅各布斯(Jane Jacobs)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理想城市该有的模样。它发明了将社区价值观与正在进行的城市变革的审查和管理联系起来的新方法,发现了在新兴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条件之间实现平衡的新方法。

图片

曼哈顿主义征服纽约的天空,建成了一个“乌托邦”。

百多年前“曼哈顿主义”(Manhattanism)征服纽约的天空建成了一个“乌托邦”,百多年后温哥华主义另造一个“理想国”,东西两岸,各自精采。

作者简介:逍遥,英文名Linda Yao, 温哥华资深媒体人。

温哥华城市建筑不见得很出色,早年间大片青绿玻璃幕墙与水泥融合一体的大楼,造得又高又细,作为城市的招牌,面目是如此模糊,近年来花哨的高楼虽然渐增,只是要么楼顶的斜角像莫名被削掉半颗“脑袋”,要么在腰部或底部挖掉一个大口,美不美暂不评判,怪异和突兀是肯定的,但是,此城之美也毋庸置疑。

从甘比走廊(Cambie Corridor)朝着市中心方向次第展開的一幅活画卷,是这座西岸城市的一张动人的名片,多少年来,温哥华城市天际线在不断拔高,高楼见缝插针,空间越来越拥挤,这幅舒展的唯美画面却是一如既往的动人。

图片

在画框的中心位置,海港中心(Harbour Centre)的顶层旋转餐厅恰似一只大陀螺,曾经鹤立鸡群的大厦,今日不过泯然众人矣,虽然楼顶上的一根针高高刺向天际,掩饰不住一颗奋发向上的勃勃雄心,却又奇怪地收敛在远处两峰之间的山脚下;在它的前面,是体育馆状如一排竹竿竖起的尖顶,就像是横向拉起的一道等高线,把周围建筑物齐刷刷拦在了海港中心的高度之下。

隐隐感到这些铺排,似有意让出一片广阔的幕布,来安顿北岸山脉的雪峰林霭,因为它才是这幅画卷的当然主角。

没错,这背后确实有一只操纵的手,叫温哥华主义(Vancouverism)。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城市中,有把历史建筑奉为特殊景观而重点保护的,如伦敦;或者所有建筑物高度受到限制,以确保公共建筑保持其凸出地位的,如华盛顿;加国首都渥太华,对市中心的建设物通通限高,只为了国会山的轮廓不被遮蔽。

图片

“温哥华主义”理想国图景。

但温哥华审慎地规划和保护的对象与众不同,它们是一群山海景观,此一工程,乃前所未有且须世代维护。

名建筑师埃里克森(Arthur Erickson)在1955年提出一个56号城市规划案,为温哥华主义之先声,当年,埃里克森为加拿大中等规模的边远小镇温哥华设想了一条很高的城市天际线,它不同于纽约挤在一起的摩天大楼群,其面目疏朗开阔,“像高低起伏的瀑布一样错落有致”,与这座城市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犹如一部美妙的都市交响曲。

图片

埃里克森1955年提出的56号城市规划案,为温哥华主义之先声。

但这个设想真正落实,却要到二十多年后。1970年代初,温哥华市中心治安败坏,环境恶劣,夜晚几乎沦为鬼城。成功的市中心需要密度与集中,集合最有效率的生产和消费者群体,创造更多商业利益,活络街道生活和可持续经营的大众运输,支撑代表城市质素的文化和娱乐设施,市长Art Phillips矢言大刀阔斧再造新城,并将此重责大任交给了新委任的城市规划师Ray Spaxman。

Ray Spaxman于大开发前夜抵达时,深为温哥华非凡的山水环境所震撼,他的第一反应是担心这些独特的景观将会不保,此城何幸,因Spaxman独具前瞻性的慧眼,开启了景观管理第一步。他要求每一个新建筑提案,都须先从公共和私人角度对景观展开评估,确保通往市中心的道路拥有开阔视野,不得遮挡山海景观。

80年代末,另一位市长坎贝尔(Gordon Campbel)接力推动,敦促规划部门对公共景观做出面向未来的长期规划和研究,在城市向高空拓展空间同时,为自然风景留足空间。

图片

几十年来,温哥华景观保护逐渐完善与规范化,初时是风景,后来又纳入阴影和阳光的因素,最广为人知的是市议会于1989年12月12日通过,后经三度修订的市府文件《View Protection Guidelines》,该文件附带两张规划人员精心绘制的约30个形似倒立圆锥的“视锥”(View Cones)指引地图,以二维方式显示了景观走廊的轮廓,标示必须保持开放且不被景观阻挡的位置,其效果类似于苏格兰景观建筑师Ian McHarg著名的生态“保护地图”(protection maps)。

根据指引,那些视锥范围内的建筑物高度和建筑面积,依锥体辐射比例受到约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高。这个系统鼓励修建高大、细长和多样化的建筑,保护那些被民众视为最神圣的景观——北岸山脉、市中心天际线和滨水风景。

图片

“视锥”指引地图,以二维方式显示了景观走廊的轮廓。

在温哥华寒冷多雨的秋冬季,阳光贵如金子般珍稀,当局近年来对高层建筑阴影的限制日趋严格,日照时间和位置通过电脑模拟被精准计算和“分配”,在重要的商业街,如固兰湖街(Granville St.)、戴维街(Davie St.)以及布拉德街(Burrard St.)的交叉路口,所有建设均须为阳光让路,高楼被“切”出奇形怪状,规划者宁牺牲外观也在所不惜。

温哥华主义的重要推手之一、担任市府规划师多年的Larry Beasley在他撰写的《温哥华主义》一书中说,刚开始这只是城市规划方面的一个“主意”,后来竟不断发扬光大,演变成为“主义”,至于最初始于何人创意,已无从考证,但称其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或更准确。

图片

市府规划师Larry Beasley。(图自 the canadian encyclopia)

良好的规划和令人羡慕的宜居性使温哥华成为一座被世界各地广泛推崇的城市,变成了加拿大人珍·雅各布斯(Jane Jacobs)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理想城市该有的模样。它发明了将社区价值观与正在进行的城市变革的审查和管理联系起来的新方法,发现了在新兴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条件之间实现平衡的新方法。

图片

曼哈顿主义征服纽约的天空,建成了一个“乌托邦”。

百多年前“曼哈顿主义”(Manhattanism)征服纽约的天空建成了一个“乌托邦”,百多年后温哥华主义另造一个“理想国”,东西两岸,各自精采。

作者简介:逍遥,英文名Linda Yao, 温哥华资深媒体人。

在画框的中心位置,海港中心(Harbour Centre)的顶层旋转餐厅恰似一只大陀螺,曾经鹤立鸡群的大厦,今日不过泯然众人矣,虽然楼顶上的一根针高高刺向天际,掩饰不住一颗奋发向上的勃勃雄心,却又奇怪地收敛在远处两峰之间的山脚下;在它的前面,是体育馆状如一排竹竿竖起的尖顶,就像是横向拉起的一道等高线,把周围建筑物齐刷刷拦在了海港中心的高度之下。

隐隐感到这些铺排,似有意让出一片广阔的幕布,来安顿北岸山脉的雪峰林霭,因为它才是这幅画卷的当然主角。

没错,这背后确实有一只操纵的手,叫温哥华主义(Vancouverism)。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城市中,有把历史建筑奉为特殊景观而重点保护的,如伦敦;或者所有建筑物高度受到限制,以确保公共建筑保持其凸出地位的,如华盛顿;加国首都渥太华,对市中心的建设物通通限高,只为了国会山的轮廓不被遮蔽。

图片

“温哥华主义”理想国图景。

但温哥华审慎地规划和保护的对象与众不同,它们是一群山海景观,此一工程,乃前所未有且须世代维护。

名建筑师埃里克森(Arthur Erickson)在1955年提出一个56号城市规划案,为温哥华主义之先声,当年,埃里克森为加拿大中等规模的边远小镇温哥华设想了一条很高的城市天际线,它不同于纽约挤在一起的摩天大楼群,其面目疏朗开阔,“像高低起伏的瀑布一样错落有致”,与这座城市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犹如一部美妙的都市交响曲。

图片

埃里克森1955年提出的56号城市规划案,为温哥华主义之先声。

但这个设想真正落实,却要到二十多年后。1970年代初,温哥华市中心治安败坏,环境恶劣,夜晚几乎沦为鬼城。成功的市中心需要密度与集中,集合最有效率的生产和消费者群体,创造更多商业利益,活络街道生活和可持续经营的大众运输,支撑代表城市质素的文化和娱乐设施,市长Art Phillips矢言大刀阔斧再造新城,并将此重责大任交给了新委任的城市规划师Ray Spaxman。

Ray Spaxman于大开发前夜抵达时,深为温哥华非凡的山水环境所震撼,他的第一反应是担心这些独特的景观将会不保,此城何幸,因Spaxman独具前瞻性的慧眼,开启了景观管理第一步。他要求每一个新建筑提案,都须先从公共和私人角度对景观展开评估,确保通往市中心的道路拥有开阔视野,不得遮挡山海景观。

80年代末,另一位市长坎贝尔(Gordon Campbel)接力推动,敦促规划部门对公共景观做出面向未来的长期规划和研究,在城市向高空拓展空间同时,为自然风景留足空间。

图片

几十年来,温哥华景观保护逐渐完善与规范化,初时是风景,后来又纳入阴影和阳光的因素,最广为人知的是市议会于1989年12月12日通过,后经三度修订的市府文件《View Protection Guidelines》,该文件附带两张规划人员精心绘制的约30个形似倒立圆锥的“视锥”(View Cones)指引地图,以二维方式显示了景观走廊的轮廓,标示必须保持开放且不被景观阻挡的位置,其效果类似于苏格兰景观建筑师Ian McHarg著名的生态“保护地图”(protection maps)。

根据指引,那些视锥范围内的建筑物高度和建筑面积,依锥体辐射比例受到约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高。这个系统鼓励修建高大、细长和多样化的建筑,保护那些被民众视为最神圣的景观——北岸山脉、市中心天际线和滨水风景。

图片

“视锥”指引地图,以二维方式显示了景观走廊的轮廓。

在温哥华寒冷多雨的秋冬季,阳光贵如金子般珍稀,当局近年来对高层建筑阴影的限制日趋严格,日照时间和位置通过电脑模拟被精准计算和“分配”,在重要的商业街,如固兰湖街(Granville St.)、戴维街(Davie St.)以及布拉德街(Burrard St.)的交叉路口,所有建设均须为阳光让路,高楼被“切”出奇形怪状,规划者宁牺牲外观也在所不惜。

温哥华主义的重要推手之一、担任市府规划师多年的Larry Beasley在他撰写的《温哥华主义》一书中说,刚开始这只是城市规划方面的一个“主意”,后来竟不断发扬光大,演变成为“主义”,至于最初始于何人创意,已无从考证,但称其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或更准确。

图片

市府规划师Larry Beasley。(图自 the canadian encyclopia)

良好的规划和令人羡慕的宜居性使温哥华成为一座被世界各地广泛推崇的城市,变成了加拿大人珍·雅各布斯(Jane Jacobs)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理想城市该有的模样。它发明了将社区价值观与正在进行的城市变革的审查和管理联系起来的新方法,发现了在新兴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条件之间实现平衡的新方法。

图片

曼哈顿主义征服纽约的天空,建成了一个“乌托邦”。

百多年前“曼哈顿主义”(Manhattanism)征服纽约的天空建成了一个“乌托邦”,百多年后温哥华主义另造一个“理想国”,东西两岸,各自精采。

作者简介:逍遥,英文名Linda Yao, 温哥华资深媒体人。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