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华,号拙手,1950年生于铁岭开原。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上海麦可瑞艺术有限公司签约画家艺术总监,上海M50,上海文艺派等主导画家。美国加州中国画廊画师,荣获美国旧金山市荣誉公民称号,法国布尔杰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法国施林贺雷油雕院特聘画师。
代表作品有:《属牛的》,《呼伦贝尔的冬天》,《疏通图》,《道》,《黄河女》,《疏通系列之二》,《神树系列》,《聊斋系列》,《野性荷塘》,《乐手》,《残楼遗梦》,《女人花系列》,《B-52系列—王耀华文革日记》,《大风暴-B-52系列》,《俄罗斯欧洲写生》等等,以及陶瓷艺术《瓷板釉下彩》系列,和“野性的呼唤”散文作品及书法作品等等,40年来,他创作了大量的主题丰富,气韵生动,情感丰满,多姿多彩的绘画艺术作品。
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北美抑或欧洲,只要一提艺术家王耀华的名字,这个“耀”字便跃然出现:中国人日本人称他:高大的身材,阔达的心胸,熠熠闪光的艺术精品;西方人称他:兼具以幻觉作画的天才画家米罗,和精魂癫狂的大师梵高,特别是世间无出其右的现代派毕加索之闪光的精魂。王耀华如何获得国际盛誉?天南地北的好友们说,看作品!
横空出世崭露头角
王耀华生于1950年,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全国人民都在“建立人民做主的新中国,和清除一切阻碍势力”中奋勇前进着,他的小学初中也在这种高昂向上的时代氛围中完成了。但到了时代造就英雄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把传统文化几乎扫荡一空。小小年纪的王耀华,也不得不到偏远山村的亲戚家避难。
在大多数同龄人还在呼天唤地闹革命的当时,他已经开始思索:为什么社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我要逃难和躲避?童年颇具绘画天赋的他,已经试着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一些内心的疑惑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站在内蒙古一望无际的辽阔大草原上,初出茅庐的他,被大自然的宽广的美丽所深深吸引。无数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傍晚,孤独的他居然也生发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慨叹;少年心事当拿云的经历,已经在王耀华的绘画生涯里扎下了根。浩然广阔的草原,那种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群马时而优哉游哉地散步在缓坡上,闲适安然;时而腾空跳跃嘶吼着狂奔而去,激烈豪气。那荡气回肠的美丽,都给王耀华青春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特别是亲戚家给予他的温暖,让远离父母的他深深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包容的安慰,而小他几岁的姨家表妹,那份欲言又止的娇羞和情窦初开的大胆,让王耀华更感受到了初恋的颤动,心灵的震撼——少年意气的他,着迷一般拿起了画笔倾诉衷肠,柔情蜜意和炙烈狂野交织在一起,从笔端到画布,一泻千里,就再也放不下了。
他说:我的绘画素材基本上都是在我生命当中留下烙印的东西,比方说我花了很多时间画马。后来我回到学校就是鲁美入学,老师就教我们怎么绘画。我才一步步把马与自然,马与人的关系琢磨透了。后来我就把青葱岁月里对马,和对小表妹的喜欢,作为主题和载体呈现在了作品里面。我的绘画就是我王耀华自己的东西,独一无二的。
听起来好像有些吹,但如果你真正深入看透王耀华的绘画艺术,会觉得他是真正实践着:越是个性的就越是最大众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人类的。
看他的早期代表作《属牛的》,《呼伦贝尔的冬天》,《女人与马》等固然带有中国写意画传统的笔法和笔力,而他的《触摸/记忆》:“一九六八年某年某月某日前村北泡子洗澡的女人们”,“火热的年份想起那曾经火热的疯狂”等等,则几乎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主题和技法,画的乡村气息浓郁,情感热烈奔放。正如他自己所言:“就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一直在走下去。”
独树一帜刚正不阿
毕加索说过:画画就是一种写日记的方式。我从不寻找,我只是发现。
少年青年时代的经历,给王耀华的绘画打上了深深烙印。从一开始,他就忠于自己的初心:看到的,想到的,涉及到的,凝聚在画板上,以纵横捭阖之势和旁若无人之力,开始了向国内顶尖金字塔的冲击。
1970年,刚刚二十岁的王耀华就跻身大家大师行列参加各种展览,他的“内蒙古草原马系列”,以马为主题,以清纯画风饱满张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引起了多方关注。
1985年,他的《隔辈人亲》在第六届美展吉林省展上获得优秀作品奖,同年《属牛的》参加全国“前进中的中青年画展”,又获优秀作品奖。
然而,拼力向艺术高峰进发的王耀华,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制和打击。尽管改革开放已经为思想解除了束缚,但某些人根深蒂固的文革思路和骨子里的狭隘尤其是嫉妒,导致了权力在握,一家言之禁锢——有人说他的画不上档次不守传统;有的人批评他张狂无忌,一时间让王耀华陷入了困境:作为年轻画家如果背上“叛逆”,就有“被打死后踏上一只脚”的恶果。可这个东北大汉是不会屈从于世俗的恶势力和时代逆流的。
他说:如果艺术需要叛逆,我必须遵守这个规则。守的本心,遵从自然,引导内心里迸发的激情能量,把人类最美好最值得保藏的东西展现出来,有什么可屈服的?梵高不是一辈子贫穷和被诟骂的?毕加索不也是被时人所不解吗?他还说过:“艺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艺术并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然而这种谎言能教育我们去认识真理。”
王耀华作出了大胆决定,他甚至辞去担任的部门领导职务,更不理会对他进行的指责打压。尽管跟辽宁省美协等发生矛盾,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独立思想和果敢行动。
1986年在沈阳市“五人国画联展”上,他以《呼伦贝尔的冬天》《雪墙》《土地》等25幅作品参展引起轰动,一些当年国家级绘画大师给予高度评价;
1987年,他的《疏通图》在沈阳市第二届艺术节美术大展中被评为市政府金奖,省第二届国画展优秀作品奖;
1988年,他应邀赴日本大阪举办个人书画展,这也是王耀华期待已久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成功第一步。《朝日新闻》等日本官媒大幅图片文字给予详细介绍,盛况空前。日本大板美术馆收藏了他的作品。
同年,他的国画《道》参与赴东欧巡回展,又一次引起了当地艺术家们的好奇:中国竟然有如此出神入化可以东方主题为内容,又兼容了西方现代派抽象艺术为形式的绘画?他们高度评价王耀华在融汇东方文化和西方艺术领域的贡献;
1989年,不到四十岁的王耀华,名字被载入浙江美术出版社的《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1990年5月,王耀华赴美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1992年他的《黄河女》,在加拿大首展就斩获第一届枫叶奖,中国水墨大展铜奖,其中《戏水》《藏女》等4幅作品被加拿大大人物画廊收藏;同年,再赴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举办个人国画作品展,引起了俄罗斯大师们的啧啧称赏;
东西双璧融汇中西
在一系列变故和灾难性文化破坏后,王耀华这个风华正茂的四十岁汉子,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血气方刚,挥斥方遒。特别是在经历了与陈腐思想和小人打压斗争后,他的思想更激进深邃,行动也更大胆率性。他牢记大师名言:“我正试图用我的方式去表现出我认为是最正确、最美好,自然也就是像所有伟大艺术家所熟悉的最美的一切。”
1993年,王耀华的名字被载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1994年,他的《神树系列》之三获全国“金鹅杯”大赛铜奖;1999年,他的《疏通系列之二》获国家文化部群星展优秀作品奖;2000年,他的东北大区域艺博会《聊斋系列之一》被省美术馆收藏。
“我早期绘画中的马,就是生命中的毅力和耐力,极其突出。虽然用的是中国传统的一些绘画手段,但不借助于传统的内容,不是临摹古人的。
在王耀华看来,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无论华夏,还是欧罗巴,都是彼此相通的。随时间推移,他的作品逐渐涉及到走兽,山水诸范畴。技法多变,时代气息强烈。西方古典油画的技法,浸透重彩山水人物之中。洋洋洒洒,其精神自由度越发自如自在。他摹写敦煌石窟系列,足往神留,顶礼膜拜,怡情想象,熠熠闪光,是伫立千年硕大精神丰碑的充分展示。
他说:“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去创作,作品貌合神离。因为,那时关节、肌肉、韧带僵硬,思想紧张,创作无门。当宁神心悟,身心松弛,紧张感烟消云散,雄心化止水时,有浑然不觉、心无旁骛的感觉,这天人合一的状态,寥寥几笔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我的思路都是与时俱进的,艺术也是如此。我也觉得自己在不断提升自己。画风也会变化。而变化叵测,也正是绘画领域的最高境界。”
尽管沈阳盘锦等有几个工作室,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王耀华决定去中国最大的艺术中心上海闯荡。他坦言“受国际的一些流派的影响”,又从来不盲目崇拜,“对这个当代艺术发展的各种大趋势,各种流派等等,我基本上就是关注而已。要说是按谁的风格来表现我的画面,这个好像没这么尝试过。比方说毕加索,立体主义,现代派色彩等等,那东西我只是看看,知道,了解;关键是明白当时他的这个创作心路,他的表现手法,然后他的内在的精神;还有美国的费舍尔,也是当代的表现主义,是新表现主义画家,我也研究探索。”
“后来我又涉及油画,陶瓷,书法等等多领域的创作。左转转,右转转,各个领域其实是互通的。例如这个《好色之徒》,《女人花系列》等等,有的虽然迎合市场,但是我都是很投入。这些行为就是让我在上海能够长期生存下去的基础。”
“那个阶段很苦,等到生活衣食无忧,我转过头又开始做这个——就是我的B52系列,如《大风暴B52系列》还有文革系列等等,还没彻底完成,我需要一段一段继续完善它。这些东西,就是我生命的重中之重了。生命能延续下去,我就要一直这么创作下去。艺术圈里大家对我艺术生命都知道的,一看就是王耀华的。”
“我更注重的是学术上原创,就是我所有的作品,一定遵守一个原则,一定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他的原创性,我要做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心灵上的一种感应,或者记忆当中的一种直接关系到我的内心,我的所有的作品都是这样。例如水墨重彩,热舞系列等等,因为国家开放了,基本上很多都是新的东西扑面而来,然后大伙儿很多人就是一哄而上,跳舞啊,卡拉OK呀等等,我们都是经历者,那段时间都是印象深刻。”
“我毕业以后,分配到学校当老师。后来我又到鲁迅美术学院等再次三次的进修。我下定决心抛弃旧的东西,抛弃传统,不要按照传统的这个路子把我们捆住,让我们自己的手脚在这一点上突破。我始终是镇定的,非常的等待,非常的超前。中国还跟国外不一样,会有一些艺术界,或圈子之内,对我众说纷纭,但是他们说一千道一万,我是王耀华,我自己有一定之规,我指定是按照我自己的路子,继续坚定走下去。”
再看看近年来王耀华的个展:
2013年,上海红耳艺术空间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4年,上海翔美术馆马“尚”吉“翔”迎春名家书画邀请展
2015年,上海春美术馆“海上新族”当代艺术展
2016年,苏州香山里美术馆王耀华个展
2016年,苏州“探春”2016当代艺术展
2016年,上海Q空间王耀华个展
2017年,英国奥斯特大学美术馆举办个展
“丝路花雨”欧洲油画风景写生巡展里的王耀华,呈现灵魂冲突和液态釉料带来的内在与外在的双重流动,在可控与不可控,可能与不可能的界点中,感受自由与不自由的矛盾,带大家感受“窑变”过程的魅力。
国际著名画家兼艺术评论家宣永生认为:"王耀华先生与我是同代的人,作为二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中国人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勤奋、自强、自卑、纠结……经历十年“文革”文化断层的一代人中,王耀华的艺术成就在中国主流体制中应该是一位佼佼者,他将较强的具象艺术基础功夫很快转换到印象派未期现代主义+初期唯美形式主义表现手法,及至当代表现主义和大印象写意,这需要花大量时间炼化而成。他的当代表现主义的绘画结构和浓墨色彩令人羡慕,在我所认识的一流意象绘画艺术界好友中,也可称得上眼。窥探其近年的艺术思维,他努力在绘画语言中寻求突破、在中西艺术中探索交融.......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但我觉得也许依然存在主流中国传统"意象"和"形式主义"之间的纠缠不休?中西贯通融合是艺术界探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