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懒懒艺术屋供稿】2022年12月10日,“西方现当代艺术漫谈”跨年研讨会在列治文力邦美术馆举办,六位分享嘉宾顾雄教授、徐一文教授、全东语老师、何胜强摄影师、云媛女士和肖礼斌建筑师,在主持人草非先生的串讲中,共同探讨了“我们与艺术的距离”的话题。

会场

艺术家草非先生说,艺术可能离我们很近,也可能离我们很远。他举了很多的实例来分享他对艺术的看法,包括艺术品拍卖、后巷涂鸦、抽象绘画,抑或是一张白纸的意义。“我们与艺术的距离”让他想到生命和生命的意义。这个简短的开场,迅速把话题引向纵深。

UBC终身艺术教授顾雄先生首先回应了这个话题。他说,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我们要不要去发现。

徐一文教授特别强调我们对艺术的态度。接触多了,就能体会艺术中的奥妙。归根结蒂,态度,态度,还是态度。

全东语女士说今晚特别珍贵,因为我们离艺术特别地近。在讨论距离的时候,她发人深省地说,距离是什么?什么是我们和艺术之间的距离?因为印刷、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我们和艺术的距离前所未有的近。另外,艺术呈现的方式也更多元化。

著名摄影师何胜强先生说,我们与艺术的距离是可变的。艺术不是挂在墙上的一件件作品,艺术是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存在。何先生结合他从事的艺术教育的案例,告诉大家艺术有时候可以改变人,增强人的自信,艺术可以给我们力量。

艺术家云媛女士说,艺术和我没有距离,生活就是艺术。符号可以是艺术,商品可以是艺术,艺术的范围变得很大。艺术就是氛围。东、西方艺术有相通的地方,有不一样的发展历程。

建筑师肖礼斌博士引用Nono女士的话,艺术可以点燃人对生命的热爱。艺术、生命和爱交织在一起,生动地诠释了我们与艺术的距离。他通过《兰亭序贴》、明轩等例子,谈了艺术和艺术品的区别。

现场超过100位观众参与了这次活动,并且积极参与了讨论。

在讨论环节,顾雄教授深入分享了关于移民文化的艺术呈现,比如《旅程的遗迹》。通过历史照片、实地考察、装置作品等,顾教授提出一个问题:移民到底是为什么?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追寻,顾教授挖掘出很多值得思考的素材。关于文化认同的问题,顾雄教授说,这是每一个个体自己的选择。有的移民在一个陌生的文化氛围中,不愿意融合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距离。这就是语言和思维的问题。中西文化的区别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草非先生谈到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价值认同。

观众杜先生说,艺术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我们就生活在艺术当中。

徐一文教授特别强调,绘画是有门槛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某种意义上,误导了大众。音乐也是有门槛的,但是,绘画的门槛相对较低,所以出现很多垃圾。徐教授说,慢慢接触绘画,就能逐步悟出其中的奥妙。同时,关于欣赏绘画作品需不需要了解绘画技法的问题,徐教授也谈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直觉很重要。徐教授对中西方艺术的异同深入解释了自己的想法,联系到自己在德国的经历,从饮食到绘画本身,直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了解和欣赏的途径。

何胜强先生拿摄影当例子,很好地阐释了技法的重要性。人人都可以摄影,但是真正能拍出好照片,特别是经典摄影作品的人却是很少的。有时候我们看到非常好的景色,却没有办法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那是因为对镜头不熟悉,也就是摄影技术,比如曝光、构图等的掌控,还需要提高。另外就是观察和思考。最后,何先生还回答了关于孩子从事艺术工作是否好就业的问题。

作为非艺术专业出身的作家全东语女士,原来的职业是律师,十几年前,她无法想象自己会和艺术相关,但是到了温哥华以后,她开了画廊,策划了许多画展,并且撰写了相关艺术的书籍。她说,我们无法预测未来,而艺术能够改变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对世界的感知。艺术就像一个梦,我在可以做梦的年龄,虽然没有充分接触艺术,现在就像是在圆梦。

云媛老师生长在艺术家庭,中学阶段并没有想从事艺术工作,而更倾向于从事文学创作。在父母的引导下,云媛老师最后还是进入了艺术专业。因为一直沉浸在艺术之中,所以,艺术创作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一阵风,一缕云,一朵花,一片叶,都可能成为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云媛老师说,对我来说,艺术就是生命。

关于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的问题,肖礼斌博士说,拉近我们和艺术的距离,就是锻炼我们的感悟力。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品读”。“品"就是直觉,"读"需要知识背景。每一门艺术都是一门语言,有一套语汇和语法,需要学习才能掌握。另外,肖博士说,艺术没有进步,但是有突破。表达的内容、手法、工具都可能有新的突破。

正如主持人草非先生所言,当我们谈论与艺术的距离的时候,想到的是生命和生命的意义。让我们在艺术中,体悟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价值,张扬生命的力量,传承生命的感动,最后,追随生命的信仰。

活动当中,活动的赞助商安泊金融、三生缘画廊、力邦艺术馆的相关人员都致辞,表示对活动的支持。

现场照片:

(现场拍摄照片由大温艺术实验室 INCO Media和李琳女士提供)
关于“西方现当代艺术系列漫谈”讲座:

·该系列第一讲《旅程的遗迹》,由顾雄教授主讲,已于2022年5月14日晚在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市力邦美术馆成功举办,《艺术的语言——“西方现当代艺术系列漫谈”第一讲成功举办 原创》

·第二讲《走近莫奈》,由徐一文教授主讲,已于6月11日晚在温哥华三生缘艺术文化中心成功举办,《走近莫奈--“西方现当代艺术系列漫谈”第二讲成功举办》

·第三讲《画家的信》,由全东语女士主讲,已于7月9日周六晚在列治文力邦美术馆成功举办,《画家的信--“西方现当代艺术系列漫谈”第三讲成功举办》

·第四讲《禅宗思想与美国战后艺术》,由瑜冰老师主讲,已于8月20日周六晚在温哥华三生缘艺术文化中心成功举办,《禅宗思想与美国战后艺术--“西方现当代艺术系列漫谈”第四讲成功举办》

·第五讲《月光下的向日葵》,由Roy老师主讲,已于9月17日周六晚在温哥华三生缘艺术文化中心成功举办,《苦难与信仰--“西方现当代艺术系列漫谈”第五讲成功举办》。

·第六讲《简约的美感》,由肖礼斌先生主讲,已于10月15日周六晚在温哥华三生缘艺术文化中心成功举办,《少就是多——“西方现当代艺术系列漫谈”第六讲成功举办》。

·第七讲《我想成为一台机器》,由云媛女士主讲,已于11月19日周六晚在温哥华三生缘艺术文化中心成功举办,《我想成为一台机器——“西方现当代艺术系列漫谈”第七讲成功举办》。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