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钱孙李杨,是华人百家姓中的大姓,通常泛指华人大众群体的代称。

随着一代一代华人移居海外,在海外生活的赵钱孙李杨们也越来越多。而且他们大多数都保持着自称炎黄子孙的习惯,赵钱孙李杨也就成了海外华人社区的代名词。

而最近在加拿大,在某些记者、学者、政客的笔下,针对华人社区的肆意抹红、抹黑、抹黄的妖魔化炒作,俨然把赵钱孙李杨当成了加拿大各种与中国有关议题的替罪羊。

“斗士论”出笼

这场把华人社区妖魔化炒作的急先锋恐怕非“斗士论“及其始作俑者莫属。

2020年春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的在中国武汉大规模爆发。当时,武汉的医疗物资和医疗条件严重缺乏、不足,就连口罩都是一罩难求。看着家乡的亲人一个一个地被病魔击倒,看着忘我的医护人员佩戴着最简易的防护用品,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没日没夜地与病魔抗争,许多海外的华人华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当时,一些居住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世界各地的华裔人士,纷纷自发捐赠或主动帮助购买数量难以想象的个人防护装备(PPE),为在祖籍国的亲人和同胞在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中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关怀和支持。

不仅在加拿大华人社区内部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支援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而且还投书当地有影响力的英文媒体和建言当地政府部门,呼吁全加拿大社会要采取更积极的措施,为中国提供医疗物资的人道帮助。因为他们明白,帮助中国就是帮助加拿大–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把中国的疫情控制住了,才能把全球的疫情控制住;只有中国安全了,加拿大才能安全。

除了加拿大之外,世界各地华人社区也都加入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行动,因此得到了中文媒体的报道和肯定,称之为"每个海外华人都是抗疫斗士"。但是这句话却被别有用心的个别英文媒体记者,有意无意地篡改成了“每个海外华人都是斗士“。由此,以抹红华人社区为名,行抹黑华人社区之实的"斗士论"出笼了。

‘Every overseas Chinese is a warrior’

“斗士论”论据不实

在那篇臭名昭著的2020年的新闻报道及其后续的作品中,该记者通过所谓的新闻线索,通过利用充满创造性想象力并插入许多错误的假设,炮制出使人兴奋但令人可怕的"侦探故事"。而这些“侦探故事”经常依赖于隐蔽的未透露姓名的消息来源,而不是作为其他记者可以复制的调查报告。

在这些所谓的“证据”当中,有华人与中国政府访加代表团官员的合影,有网络论坛被断章取义的视频,有以偏概全的研究数据引用。这种"侦探故事"是由陈规定型的偏见定论而不是合理的逻辑推理,用充满政治极端主义而不是客观新闻的方式来演绎推论,断言所有海外华侨华人都是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斗士”。

“斗士论”论证逻辑错乱

如果用“侦探故事”替代“调查报告”还只是论据不实的话,“斗士论”在论证逻辑上也是破绽百出。

暂且放下一个国家应该不应该把抗疫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表,即使积极储备个人防疫物资就是中国政府的国家战略,即使这个战略就是由中共统一战线来组织进行的,在人道主义援助和政治行动之间,在个人自发努力和有组织安排活动之间,仍然可以作出区分和分别讨论。而"斗士论"却选择了混为一谈,混淆视听。

“斗士论”的三段论也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比如,在它看来,中国统战部门代表着中共政府,一些加拿大华人社区组织及其成员似乎参与了在加拿大的中国统战部门的活动,因此,这些加拿大华人就是外国特工,是对加拿大的国家安全威胁。这在该记者2021年一本书的副标题中就昭然若揭。

“斗士论”的另一个逻辑缺陷就是滑坡谬误,更是象脚踩西瓜皮 – 滑到哪里是哪里。

"斗士论"的粉丝们认为,他们坚决反华反共。如果有人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这个人一定是亲华亲共。同理推断,如果有人在任何随机话题上持有与北京相似的观点,这个人必然是北京的代理人。

这种推理方式不得不令人怀疑这些“斗士论”的炮制者和粉丝们上学时的逻辑课程是不是由美术老师教授的?居然可以假装色盲,随意抹红,抹黑,抹黄。

“斗士论”的错误逻辑更是进一步走向极端:在它看来,攻击中国共产党政权是天经地义,攻击加拿大或其他各地的海外华人是攻击中共政权的一种手段。因此,攻击华人就不是种族主义或种族歧视。

“斗士论”论点与加拿大价值观不符

这种“斗士论“歪理,不仅在论据上证据不实,在论证上逻辑不通,在论点上更是与加拿大的价值观格格不入。

当来自中国或世界各地的移民来到加拿大以后,在准备参加加拿大公民资格考试时,他们学习并接受了加拿大的民主原则和加拿大遗产和身份的基本特征,比如法治;思想、信仰、观点和表达自由;和多元文化,以及许多其他加拿大的价值观。

凡是参加过入籍宣誓仪式的人都知道,当人们宣誓成为加拿大公民的那一刻就已经承诺效忠加拿大,遵守加拿大的法律,和履行公民义务。

目前还不清楚"斗士论"的炮制者及其粉丝们是否曾经通过公民资格考试,是否曾经做过公民宣誓。

在一个法治国家,绝对不是记者,也不是政治家,而只有法官或陪审团才能判定犯罪嫌疑人或团体是否有罪。

在没有适当司法程序的情况下,将加拿大华人称为犯罪网络的一部分,这远远超出了基本新闻业从业规范和道德标准,更别说是否符合加拿大宪法的精神了。

同样重要的是,在一个维护人权和自由的国家,个人享有言论自由是一项神圣的权利,无论这种言论是亲北京、反北京,还是介于两者之间。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有一句名言(但实际上是由他的一位传记作者为反映他的想法而写的)宣称:“我不赞成你所说的话,但我会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因此,"斗士论"及其粉丝有一千个理由和一万个权利不喜欢中共或攻击北京,但他们绝对没有一个理由,也没有任何权利阻止他人表达不同的和独立的观点,除非加拿大法律明令禁止。

麦卡锡主义借“斗士论”还魂

当"斗士论"出笼以来,许多具有华裔血统的加拿大人——包括那些出生在加拿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或从非中国大陆来源地移民加拿大的华人——都为被无辜当作替罪羊而感到恐惧,愤怒和绝望。

这一次,许多华人社区成员不再选择沉默,而是大声疾呼捍卫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他们以加拿大的方式抗议这种“斗士论”的无稽之谈,包括在网上签署请愿书、给新闻编辑写信、在报纸上发表评论,以及寻求法律援助,让该记者以最基本的新闻准则问责。

在一个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国家,个人特征,如肤色、民族姓氏和与原籍地的情感联系,并不是做错事的迹象或证据,而是成为多元文化大家庭成员的重要标志。

看到加拿大华人社区的抗议,"斗士论"的粉丝再次颠倒黑白,暗示这些示威活动是由中共动员起来的,试图让加拿大记者闭嘴。他们继续开始“侦探”工作,调查参与抗议活动的个人,包括批评这一歪论的其他加拿大记者,试图杜撰这些抗议者与中共政府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含沙射影他们也是中共在加拿大秘密特工的另一个“侦探故事”。

"斗士论" 就是这样如此舒适和愉快地擅长发挥麦卡锡主义”诽谤四骑手”的手法:恐惧、无知、偏执和抹黑。

如果有人告诉我们,这种"侦探故事"、陈规定型的研究叙述和政治极端主义与最近日益高涨的反亚裔种族主义和麦卡锡主义的复兴无关,我们一定会称这个人是个白痴,因为他漠视事实,违反理智,背弃正义。

“斗士论”善以华人之手抹黑华人社区

其实,说"斗士论"专门攻击所有海外华人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它也善于赞扬那些志同道合的粉丝,包括一些看似华人名字的人。

在2015年一项有争议的房屋交易的研究中,一位华人名字的研究人员,用温哥华西区几个街区成交的房屋交易进行分析,把所有看似华人姓氏的屋主,按名字的拼法的英文化罗马拼写和非英文化(以中国的方式罗马拼写)进行归类。他的研究发现,在样本中的172套房屋交易中,66%的购房者的名字拼写方式是中国名字。

他的研究似乎向公众表明,这些购房者可能是最近从中国大陆抵达的。而通过媒体的推波助澜报道,由此得出,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人和钱把温哥华的房价推到了本地人负担不起的水平。

由于这种关于"外国人买家"影响房价的过度概括,学者、媒体,政客就这样找到了替罪羊 –华人购房者。

外国人买家研究是在当时温哥华房价飞涨时发布的,政治家和媒体争先恐后地希望找到一个迅速回答,以回应公众的强烈抗议。

外国买家是一个最合适的目标。但当时的本地房地产交易不要求买家登记国籍信息,所以当时没有关于外国买家的真实数据。不能否认,以看似外国人的姓名作为一个外国买家的代理变量,无论是出于好心还是恶意,它绝对具有创意的开拓性思维。于是赵钱孙李杨统统算作为外国买家的统计。

难怪这项研究被"斗士论"的粉丝们称赞为"无畏"。

无所畏惧什么呢?尽管一些社区人士和团体不断批评这项外国买家研究单挑华人姓名的方式是种族主义的做法,但作者依然无所畏惧地为他备受质疑的方法论辩护。

除了该研究仅仅包括温哥华西区几个街区的172套房屋交易记录的样本小,代表性差之外,以华人姓名的拼写方式的不同来假定其来加拿大时间的长短,这种方法论本身就有严重的缺陷和局限,而任由媒体将其研究结果解读为华人外国买家推动本地房价的不作为,则进一步暴露该科学研究人员本应具备的基本良知,正义性和同理心的缺失。

原因很简单。以本文合著者姓名的英文拼写为例,三位作者有两位保留了大陆拼法,另一位则入乡随俗用英文习惯拼写的。如果在上述外国买家的研究样本中出现的话,前两位将会归类为新来的大陆移民,而后者则被视为老移民。

恰恰相反的是前两位于1986年就来到加拿大,而后者稍晚在2000年来到温哥华。事实是,他们三位既不是新移民,更不是外国人。

坦白地说,仅仅是三个名字为例是一个很小的样本,可能无法准确地代表整个人口。这也正是那项2015年原研究的问题症结所在。我们期望作者能更新他当时具开创性但现在已经过时的外国买家研究,至少应该增加更多的样本。如果他对这个专题真的很认真钻研的话,也许可以包括爱因斯坦、穆罕默德、辛格或铃木等姓氏。

就是这样的研究,被"斗士论"用来证明赵钱孙李杨就是加拿大社会问题替罪羊的证据。

国会议员演变成“斗士论”粉丝

"斗士论"不乏重量级的粉丝。人们还记得,就在一年多前,一位当时竞选加拿大保守党党魁的国会议员在社交媒体脸书和推特上发帖、发视频,公开质疑加拿大联邦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博士是在为中国政府工作,追随受中国政府左右的世界卫生组织鹦鹉学舌地重复来自中国有关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不实信息,在制定加拿大防疫和抗疫的政策措施中错误连连,所以应该被炒鱿鱼。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议员当时是加拿大联邦国会官方反对党党团成员,他居然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共列为他社交媒体上反对的对象。而此时,国际合作被广泛认为对每个国家应对这一全球流行的新冠疫情至关重要。

毫无疑问,他根据谭博士的中文姓氏对谭博士进行了莫须有的指控。

难怪这位议员对谭博士的攻击令人讨厌。总理贾斯汀·特鲁多宣称,"加拿大对种族主义零容忍。种族主义在加拿大没有立足之地“,甚至该议员的保守党党团成员也形容这种攻击是"令人发指"、"尴尬的"和"垃圾"。

“斗士论”对华人社区影响恶劣

从历史上看,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的定居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远比1867年加拿大建国更早。几个世纪以来,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移民在这个国家寻求生计,以避免出生地在不同朝代、政权下的战争、饥荒和人身攻击,或为了追求幸福、平等和自由。

许多来自两岸三地的华人移民本来可以在这里过上平静的生活,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繁荣和希望的国度,这里的一切由法治和法制来维护的。

他们本来也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因为他们知道,加拿大社会不会因为个人的种族肤色,他们祖传的家族姓氏,他们与原居地保持的情感联系而生活在恐惧或危险中。

他们本来甚至可以保持情感的平静,因为他们相信,在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社区,每个成员平等生活,互相尊重。

但是,当他们看到,一位92岁高龄的华裔老人颤颤悠悠的弱小身体被一壮汉故意推倒在地的时侯,当他们看到一家三代四口穆斯林家庭在一个夏日傍晚,到住家附近街边散步时,被人故意开车撞击致死,只留下一个受伤的9岁孤儿,他们能不感到恐惧吗?

当他们听到无休止的污蔑谩骂"f---你,中国人"或"滚回中国去",当他们看到唐人街的建筑屡屡被带有仇恨信息的涂鸦破坏糟蹋,当有华人家长在给孩子申请托儿上学时被明确告知不接受华人孩子入学时,他们能不感到愤怒吗?

当他们读到温哥华被命名为北美反亚裔仇恨犯罪之都的新闻时,当他们看到有人居然将剩下的咖啡泼在华人店员身上,而且肇事者在法庭上仍是气焰嚣张,拒不认错的报道时,他们能不感到绝望吗?

必须反击“斗士论”

本文对"斗士论"的反击,并不是要讨论是否应该反对或拥护中共政府,也不是要讨论它指控的在加拿大存在中共秘密特工是否属实,而是对“斗士论“关于每个海外华人都是中共斗士,把华人当替罪羊的无端指责要理论一个是非曲直。

其实,被当作替罪羊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当替罪羊之后仍然无动于衷。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明白这个道理。

近期,大温华社持续不懈敦促“泼咖啡案”进入法庭审理是充满希望的第一案。2021年3月29日,列治文Rocanini咖啡馆发生的“泼咖啡案”令华社震动。随后,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一些社团、协会给列治文皇家骑警等机构发出公开信,呼吁政府、执法机构重视案件,严格执法。

从四月底开始,以“反对仇恨亚裔犯罪关注组”的名义,发起了公开信网上签名和多地现场签名,共收集到7,000多个签名,并先后召开了三次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及媒体连续不断地发出呼吁。最后终于看到列治文皇家骑警发出的通报,宣布“泼咖啡案”已经被检控机关批准进入法庭。

这是近年来第一次针对华裔的歧视(仇恨)案件走出了案件号的阶段,正式进入法庭审理程序。加拿大作为判例法国家,有了这一次,以后相关案件将会有处理范本。

在地球的另一边,澳大利亚华人企业家袁祖文从“受害人”走向“胜利者”的故事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例。作为澳中企业家俱乐部主席,袁祖文先后组织了大量物资支援中澳两国抗疫,但他的善举被当地英文媒体刻意抹黑。面对无所不在的污名化和歧视,袁祖文不惜变卖家产,拿起法律武器抗争,最终在法庭上取得胜利,成功逼得英文媒体向他及华社公开道歉赔偿。

确实,恐惧、愤怒、绝望本不应该属于真正的加拿大。

原义取于圣经,《爱你所有的邻居》是温哥华一位华裔年轻女艺术家在2020年温哥华壁画节期间创作的一件壁画作品。

这幅华裔艺术家的作品也许就是一个衷心的提醒——赵钱孙李杨,不是替罪羊。

让我们拥抱爱而不是仇恨,拥抱和谐不是诽谤,拥抱希望不是恐惧。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