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日,美国加州两起发生在亚裔社区的枪击案和元旦前温哥华警察局(VPD)披露的疫情期间仇亚歧视案件的详细描述,令亚裔安全成了热点话题。各大媒体又开始了新一轮采访讨论。

相对于突发的治安案件,更值得讨论的是华社的政治地位和政策安全问题——不明朗的国际局势、美国德州限制华人买房的提案、频繁地爆出华裔被控告为间谍等麦卡锡式的政治动向,皆令华裔社区感到不安。

近日,在反对仇恨亚裔犯罪关注组、加拿大华裔投票促进会和加拿大国际精英俱乐部联合举办的“与精英面对面”的社区讲座中,听众向当期的分享嘉宾、政治人物贺民脉(Mike Hillman)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在未来的岁月中,二战时将日裔关进集中营的事情是否还会在加拿大再度重现?应该如何防范?

贺民脉(Mike Hillman)

贺民脉的回答是“不会重现”。既然不会发生,也不存在“防范”。在听众的坚持提问下,贺民脉给出了一个广谱建议:公民应积极参与时政,积极发声,让自己的声音被政界听到。他对加拿大华裔投票促进会与温哥华中文电台合办的“就差你一票”节目给与肯定,认为这是唤起社区参与的好方法。只有社区动员起来,参与选举和投票,与政府多沟通,社区才有力量。回复的最后,贺民脉幽默地评价说,参与政治仿佛被写在了南亚社区的基因中,而东亚社区则更注重商业和享受生活。

扫码看讲座视频回放

听众的提问是社区对政治地位担忧的写照。贺民脉的回答则是西方社会维权致胜的不二法宝。不发声,怎么能被听到呢?

发声,不仅是在中文媒体和社交圈里发声,更应该用英文在政界能看到的地方发声。比如担任分享讲座的翻译袁薇,在讲座前用英文在她的推特、脸书和INS等英文受众更常用的社交媒体上发信息推广讲座。不仅这场讲座,多年来,袁薇参加社会活动后都会第一时间发文推广。看似简单的“晒”的背后是华社信息的有效输出。倘若多一些袁薇,社区的声音是不是更容易被传递出去?

发声,最直接的方式是参与选举、投票。春节唐人街大游行可谓“爆屏”。爆的原因之一是总理特鲁多和保守党、NDP党领来了,省长来了,温哥华市长来了,大温地区平时“潜伏状”的各路民选官员都来了。这场半个世纪不遇的“给足面子”的游行之外,这几天大温政界频频花式庆贺春节。难道加拿大华裔或者大温华裔只有今年才开始过春节吗?唐人街的游行只有今年才办吗?非也。在高度的大温政界总结文章《疫情后温哥华首场春节盛宴,各级政要争相拜年,该如何看待?》中,作者已经指出了奥妙,“那就是华人终于投票发声了”,“千万不要沉浸于小红书晒政要拜年发红包的喜悦中,若不是华人选民的表现,政要怎么会这么‘团结’的给咱拜年呢?”

发声,还包括关注政府的活动,多参与。比如,去听听市议会。春节后温哥华的市议会中,第一次出现了中文发言。在市长沈观健的支持下,市议员周楠利用语言优势,使用普通话与申请发言的市民对话。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为广大市民展现出市议会的友好。虽然提倡移民应该学语言,用官方语言与政府工作人员沟通,但是也要知道,政府机构都有翻译可以协助——像这次划时代的对话也有翻译参与——因此,民众不应该惧怕“衙门门槛高”而不敢去沟通。

同时,对于媒体中一些带风向的报道,华裔社区应该高度警惕。比如,前一段多伦多地铁站发生的随机刺杀的恶性事件,某英文媒体特意强调凶犯只懂普通话。遍查其他媒体的同一案件或者其他案件报道,一般不会涉及案犯的族裔,更不用说如此明显地“标记”出地域。甚至连因公殉职的杨警官,在某些英文媒体先期的报道中,也高调强调其姓氏,同时暗示她开枪了。而华裔在疫情时向国内亲友寄送口罩竟然被指责为政治阴谋。正是这类不负责任的报道加重了新冠歧视,令华裔在疫情中雪上加霜。在这些报道的影响下,华裔不仅成了炒房、洗钱的黑手,还被扣上里通外国的罪名。难怪听众会在听一场普通的社区讲座时,问出来“日裔关集中营的事情会不会再次发生”这样惊悚的问题。

华社想自保,还要关注社会问题。比如,申小雨案拖了好几年,至今尚未正式开庭。如果连这样一起典型的凶杀案都要被处理得如此非典型,凶手不能被绳之以法,那么,社会的秩序何以能被维护?社会不安全了,社区怎么能安全?

如同其他加拿大人一样,加拿大华裔也希望新年能有平和的好日子过。想要过上平和的好日子,华裔加拿大人不仅需应对种族歧视、要学会发声,还要有关怀天下的心,而不能仅仅满足于经商赚钱和享受生活。

新年新气象。大家继续加油!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