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7月1日,加拿大《华人移民法案》(也被称为“排华法案”)正式生效。

多年以后,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仇中反华舆论浪潮,加拿大华人将会想起100年前的先侨们,在唐人街的残垣断壁旁椎心泣血道,“七一到,心闷遭,怕佢把例来加火,捉我同胞作开刀。”

Image

100年后的今天,很多加拿大的华人不禁要问,真的有“走不出”的孤独轮回吗?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也许早已给了我们一个贴切的诠释。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在一个叫马孔多的地方100年的兴衰历程,并以此象征着全南美乃至全人类的命运跌宕。在这部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中,贯穿全书的重要主题当中有两个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人类的孤独,一个是历史的重复或者“轮回”。

Image

这两个主题似乎对我们反思加拿大“排华法案”100周年,也许再贴切不过了。

1923年的这个臭名昭著的加拿大“排华法案”,不只是限制所有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入境 – 不管是来自当时的中华民国还是英籍华人,不管是保皇派还是维新派,也不管是共和者还是共产者,更不管是来自尖沙咀还是陆家嘴,统统不得入境。

该法案还要求在法案生效的12个月内,所有已经在加拿大的华人必须登记注册。未能遵守登记规定就可能导致罚款、监禁或两者兼而有之。即使完成了登记,华人也面临着执法人员的持续骚扰,这些执法人员质疑登记人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

Image

这项法案是专门针对华人移民和华人社区的种族歧视政策,一直持续到1947年。它严重削弱了加拿大华人社区的发展和融入,导致了数十年的排华政策和对华人的不公平待遇,陷华人社区于孤独无助之中。

这项法案不仅影响了华人社区的命运并造成了不一而足的伤痛,也在加拿大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对加拿大的多元文化造成了不堪回首的伤害。这不能不引起每一个加拿大人深刻地思考。

Image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百年孤独》和加拿大“排华法案”都是历史轮回的不幸例证。在小说中,布恩迪亚家族的衰落是由于他们重复了自己的错误,不断地犯着同样的错误,从而导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幸。

而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大家庭的加拿大,在156年的历史上,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族裔和移民群体在不同的时期受到的相似的种族歧视和排斥。从“原住民寄宿学校”(Residential School)和“60年代抢走原住民孩子”(Sixties Scoop),到二战时期对加拿大日裔社区进行“敌国居民登记”并最终把他们统统送入集中营,再到伊斯兰恐惧症和对黑人社区的偏见。

Image


针对华人的歧视和排斥尤其歇斯底里。从“人头税”到“排华法”,华人屡屡成为百里挑一的替罪羊。特别是最近愈演愈烈地反亚裔歧视和仇外反华舆论,“外国劳工”,“外国买家”,“外国代理人”“外国间谍”,或“外国气球”等等煽动性论调,背后的潜台词都是华人就是外人,就是“黄祸”。表面上是攘外,实质上是扰内,是对国内少数族裔有选择性的无差别“家暴”,这难道不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系统性种族歧视的幽灵在作祟吗?

这样的事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发生,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和根本的解决。可悲!

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来看,“走不出”的历史轮回是由于我们无法从过去吸取教训。我们也许看到了过去的错误和不幸,但我们却没有真正从中吸取到经验和智慧。在《百年孤独》中,我们看到了布恩迪亚家族许多人因为他们的自负和错误而陷入绝境,但是后代却无法从这些经验中吸取教训,继续重复着同样的错误。

同样的,加拿大从政府到民间在实施“排华法案”时也没有从过去的“人头税”等错误中吸取教训,相反,在对原住民和少数族裔的系统性歧视屡犯不爽。尽管“排华法案”到二战以后已经寿终正寝,但加拿大历来的欧洲至上和白人至上的幽灵一直在99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游荡,阴魂不散。

Image

虽然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可能不同,产生的理由和动机也可能相异,但在某种程度上,对华人社区的“特别关照”从来没有走开过。这种轮回也可能缘于人性中“孤独”的阴暗一面。自古至今,人类社会中对非同类特征的一族,不管是基于人种民族,宗教信仰,文明程度,政治立场等等,都恨不得把对方边缘化甚至孤立并灭绝而后快。即使是在同一个族裔社群当中,这种“孤独”的阴暗面同样存在。在华人社区,有人自以为来自尖沙咀,就比来自陆家嘴的要高上一嘴,自以为来自大白山的要比来自长白山的更加加拿大化。

记忆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忘却则是国家的危险。21世纪,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依然不能吸取历史教训、客服人性中的丑恶。可怖!

Image

再从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历史的轮回是因为政治家们没有勇气和决心改变现实、创造未来。他们缺乏对人民的关心和对历史的敬畏。在《百年孤独》中,我们看到了政治家们的贪婪和无能,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人民的福祉,不惜把人民拖入无尽的战争之中。

在加拿大的例子当中,在当年种族歧视盛行的年代,政客们根本不会也不必站出来反对“人头税”和“排华法案”这样的种族歧视政策。即使在今天种族歧视为人不齿的时代,不少缺乏良知的政客还是选择了迎合某些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往往通过煽动仇恨和歧视来获取选票和利益。

Image

在“麦卡锡主义2.0”的加持之下,把华人社区,特别是来自大陆地区的华人,与共产党挂钩,与中共代理人画等号,就成了把华人再次孤独起来的最“行之有效”的伎俩。一颗几十美元的高空气球就是外国威胁的实锤,一辆运送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去投票站的华社义工巴士就成了外国干涉大选的佐证,一次败选那就必然是大陆控制的微信群的作怪。可怜!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政治家都是这样的短视和自私。50多年前,老特鲁多的自由党政府在1971年就制订了加拿大的联邦多元文化政策,使加拿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国策的国家。1988年通过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更是世界上第一个此类法案。2006年,保守党政府哈珀总理代表国会向缴纳“人头税”的华人及其家人道歉并赔偿。

加拿大显然不是一个乌托邦,但我们对加拿大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可望!

回到《百年孤独》这个主题。虽然我们似乎无法彻底摆脱种族主义和歧视,但我们必须努力尝试打破这个“孤独”的轮回,追求包容性和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和谐的社会。

Image

最后,让我们重温已故的加拿大伟大的政治家,前新民主党党领杰克·雷顿的名言:“朋友们,爱胜过愤怒。希望胜于恐惧。乐观总比绝望好。因此,让我们充满爱心、希望和乐观。我们将改变世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高度平台立场。

Image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