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4年加拿大卑诗省选还有一年时间,坊间已有“专家”根据一些民调,着急攒出了“大势已定”的说法,其实政坛仍有很多变数。突破民调迷思,民众应该多观察,勤思量,少听所谓“专家”的评论。

民调是现代民主国家用于评估选民对不同政党、候选人或政策问题的支持和意见的调查。这些调查通常由政治研究机构、新闻媒体、民意调查机构或政党委托,以帮助预测选举结果、了解选民的看法和趋势,以及为候选人和政党提供战略指导。

图片

2024年卑诗大选最新民调(图自 CFJC Today)

10月4号加拿大Leger 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公布了最新的民意调查, 结果显示BC省新民主党获得42%的选民支持(Voting Intentions),  省保守党次之(25%),省联合党居三(19%)。省联合党党领冯宜干(Kevin Falcon)在被问及此议题时,他说“不是很担心”。他表示,该党从省自由党更名为省联合党只有六个月,还需要一些时间为更多选民所了解。

图片

(图自 Times Colonist)

民调显示的数据只是选民的困惑(voter confusion),民众实际上考虑的是联邦保守党和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 而不是省保守党。他还说,BC省保守党唯一的优势是他们碰巧与一个名为联邦保守党的政党同名。Leger 同一个民意调查也显示:40%表示会投票给保守党的受访者不知道省联合党改了名。在所有受访者中,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

距离下次省选日(2024年10月19日)还有一年, 纵观历史,大选前民调和实际结果相反的情况屡见不鲜,加拿大以外国家选举历史上发生的著名例子有:

1.2015年英国大选:大多数民调都预测保守党和工党之间的竞选结果将非常接近,极有可能出现一个无任何党派占明显多数的议会,英国可能会产生联合政府。但最终保守党赢得了国会下议院650个席位中的331个,卡梅伦(David Cameron)再次当选英国首相。而工党失去了大部分席位,仅取得了232个席位。

2.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当年总统选举前,许多民调都显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领先,但最终特朗普赢得了选举,他在选举人团中获得了304张选举人票,而希拉里只获得了227张选举人票。

图片

(图自 BNN Bloomberg)

在加拿大, 2012年4月阿尔伯塔省大选前,最后一个星期的多个民调都显示野玫瑰党会获得大选胜利,组成多数党政府。但大选却是省保守党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在投票中取得了胜利,赢得87席中的61席 ,野玫瑰党仅获得17席。

2013年BC省选,对照选前民调,结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所有民调都显示,新民主党领先7-10%,将会赢得选举。加拿大著名的社会研究和民意调查机构Angus Reid在选前最后一次的民调中,还预测NDP 将赢得45%的选票,自由党仅能获得36% 支持。但最终的投票结果是自由党的总体得票较NDP高出近5%,而且赢得85席中的49席,组成多数政府。

图片

2013年卑诗省选举结果(图自 CTV)

这些例子表明,民调并不总是能够准确预测选举结果,导致民调失误的重要因素包括:

▌1.样本偏差:民调的样本选取既要有一定的随机性, 又应该反映一定的人口分布特征,否则结果可能会失真。按照统计学原理,民调样本数量只有达到 1000 人以上,统计误差范围才能控制在正负 3%以内。

这次Leger 公司的民调的样本不大, 只有1001, 男性占48%(481人),女性占52%(520人),未能准确的体现人口性别。更大的样本偏差是民调对象的来源, 大温,温哥华岛和BC 省其他地区分别是54%(542人),17% (172人) 和29%(287人), 与三个地区人口的实际比例48%,16%和 36%出入较大。

在已知人口和样本的特征(如性别,年龄或地区的百分比)时,“加权”会增加样本中代表性不足群体的声音,从而更好地与相关人口相匹配。具体做法是将代表性不足的受访者的回答更多地计入总投票结果中。2016年美国大选民调的最大失误在于对受访者教育程度的忽视。蓝领白人转投特朗普,让研究者发现是否拥有大学学历会显著地影响到投票意向,但当时民调并未针对学历进行加权调整。

图片

(图自 ABC新闻)

▌2.调查方法:调查方法的设计和实施也可能引发失误。问题的表达方式、调查员的方法、调查时间等都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非应答偏差:一些受访者可能不愿或无法参与调查,这可能导致结果失真。通常那些参与调查的人在某些方面可能与不参与调查的人有所不同。2016年美国民调机构普遍低估了特朗普在关键州的支持率,他在大选中出人意料地赢得了这些州的支持。

民调机构选举之后检讨的结论是,它们先前忽略了美国选民中因不同教育程度所致的投票习惯差异,即受过大学教育的选民更倾向于支持民主党人,而非共和党人。另外共和党人对民调调查的回应率下降,也是是一个关键因素。

图片

(图自 NBC 新闻)

▌4.选民沉默效应:一些选民可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倾向,特别是如果他们支持的候选人或政党受到社会污名或社会舆论的压力。2012年阿尔伯塔省选时,选民怀疑新民主党是否能够把竞选过程获得的声势变成实际的选票,就发生过选民对民调公司是一个说法,在投票站实际投票时又是另外做法的事情。

▌5.事件和趋势的改变:英国前首相哈罗德·威尔逊(Harold Wilson)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在政治上,一个星期可称得上是漫长的时光”(A week is a long time in politics)。在投票日前,候选人或政党的表现可能会受到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它们可能会极大地影响选民的决策。尤其是在激烈竞选的情况下,这些事件和趋势的效应很可能在进行民调时未体现出来。

2013年BC省选投票三周前, NDP党领Adrian Dix对Kinder Morgan输油管项目立场的大改变,就导致支持选民严重流失。相反,自由党党领Christy Clark在大选电视辩论中清晰地介绍了发展经济与环保平衡的政策,回应了选民对经济、就业和削债的诉求,赢得了更多支持。

图片

简蕙芝,第35任卑诗省省长。(图自 Global News)

总之,民调结果是一定时点的快照,民调失误更是一种常见现象,通常是多个因素的综合结果,但它们并不意味着民调毫无用处。民调的确提供了有关选民倾向的部分信息,但不应被视为选举结果的确定性预测。对于政治参与者和选民来说,重要的是保持谨慎,综合考虑多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选举动态。

突破民调迷思,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来解决社会面临的挑战,并与选民建立起互信和合作关系是根本。正如BC联合党党领冯宜干指“我们有信心:当真要投票时,人们会回到了他们知道实际上可以组建政府并实现他们想要的变革的选择上。“ (…by the time that vote comes around, people revert back to the choices that they know can actually form a government and deliver the change they want”。

2024省选, 大势未定。

作者简介:

清枫谈,移民温哥华二十余年,在中加两国受过教育,从事经贸,热心公益,关心政治。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