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列治文市议会就SCS议题的公听会惹恼民意,民众于2月19日家庭日去市政府前集会、游行、演讲,轰轰烈烈。相关视频不仅在大温、加拿大、北美,甚至在全球都被广泛转发。

公听会发生于2月12/13日晚,19日便能数千人上街,如此快速、盛大的华社草根集会非常罕见。这次游行集会能成功,一方面在于组织者强悍的执行力,另一方面是民众的情绪几近爆炸,所谓不平则鸣。因此,现场见到“来自沉默的大多数的声音”的口号。很多新闻报道评价此次活动都会借用这句话,指出沉默的社区被唤醒了。

图片

(图自 CityNews Vancouver)

论理说,被唤醒总是一件好事。但是,考虑到在一百多年中,社区已经被唤醒了数次,难免别有滋味在心头。

社区第一次被唤醒应该是从《排华法案》算起。1923年《排华法案》的正式实行粉碎了许多华裔依靠隐忍求太平的思想。法案酝酿期间,尽管已经有大小道消息传入社区,可惜相信危险到来并付诸于行动的人不多。更可恨的是,还有人对抗议者泼冷水、散布反面的假消息混淆视听。

图片

(图自 The Art Newspaper)

等到法案执行时,民众才如梦初醒,于是有了后来轰轰烈烈的持续多年的反对,包括将七月一日命名为“耻辱日”、华裔社团拒绝参加加拿大国庆花车游行、中文报刊长期发表对抗文章等等。最终,经过长达24年的努力,1947年迎来了法案的废止。

图片

1885年加拿大对华人开征人头税。

不过,若将《排华法案》推出归咎于华社没有积极抗争,是非常片面的。那时华裔加拿大人没有投票权,完全是透明的存在,即使是抗议,力量也很有限。因为在加拿大,真正能发挥政治力量的是“选票”,只有“选票”才有话语权。

1947年,BC省修订选举法,恢复了所有出生于加拿大的华裔的投票权。1948年,联邦政府准许所有的亚裔加拿大人拥有投票权。1949年,温哥华市议会删除不许“东方人”投票的条例。华裔加拿大人终于获得了市、省和联邦的三级选举权。

图片

1958年郑天华代表进步保守党参选,当选加拿大首位华裔国会议员。

1957年,生于加拿大、参加过二战的郑天华在温哥华中选区胜选成为第一位加拿大华裔国会议员。同年,生于加拿大的潘协华在阿尔伯塔省当选为第一位华人市议员。1966年,生于加拿大的吴荣添在BC省的坎卢普斯市当选为加拿大第一位华裔市长。1984年,曾经担任过联邦国会议员的第四代华裔李桥栋担任BC省自由党党魁(现为BC联合党),成为首位担任加拿大主流政党党魁的华裔。

图片

此处是高度banner

尽管时而有华裔政治明星冒出,可惜他们仅仅是“寥若晨星”——华人社区的政治意识并未因为有这些佼佼者而持续觉醒。几乎在历次三级选举中,华人的投票率始终低于平均投票率。以至于在加拿大政界一度形成“刻板印象”——只要哪个选区华人聚居的比例提升,投票率就会相应下降。据说某权威部门曾将这种反比关系数量化为-0.17,即一个选区中,华人增加10%,投票会降低1.7%。

图片

(图自 Vancouver Sun)

因此,到了1979年又出现了“被唤醒”的说法。是年,CTV的W5播出的“校园大平卖”节目批评外国留学生挤占了加拿大本国学生在大学中的名额,节目中拍摄的外国留学生都是多伦多大学的华裔学生。将华裔学生影射为外国学生的做法,引起社区轩然大波,全加拿大从东到西联动,抗议此起彼伏,后来连多伦多的市长也出来站台,CTV才终于道歉。新闻说“一个沉默的社区被唤醒”。

真的被唤醒了吗?近四十年后,到了2018年,列治文组合屋抗议未果,新闻说,“一个沉默的社区被唤醒”。然后,到了2024年,在新闻的语境下,我们又被唤醒了。

这次唤醒后能坚持多久不睡着?能否醒着过完了今年省选、明年联邦大选、后年BC市选?能否像抗议示威中表达的“We elected you, we can vote you out”?一切都是未知数,但一切都有可能。

可能始于行动。首先,如果还不是公民又想参与投票的,请积极入籍。

接下来,已经是公民的,请立即注册成为选民。如何注册,可访问 (https://elections.bc.ca/) 参照BC选举局的指南。

图片
图片

再接下来,就是密切关注选情,认真投票。无论将投票评价为特权还是责任、义务,都没有任何理由、借口做不好。

有人说,英文不好。这一点不用担心。主要政党和华裔选民集中的选区的候选人,一般都有中文政纲说明。而且他们的竞选团队中,也一定有懂中文的义工。只要想沟通,不可能搞不清楚政纲。

有人说,平时不关注政治,看不懂中文政纲。那是没有用心看。为啥理财投资、买卖房屋、养生保健等等,再复杂的信息也能懂?只要能花几个小时用心阅读、分析,不可能搞不懂。即使自己看不懂,只要想打听,总能问清楚。

有人说,“我想投的那个党不一定能上台,能上台的我又看不上,你让我咋办?”答案是,“您想多了。”选举结果出来之前,没有人能预测结果。投票不是投资。投票是用选票表达自己的诉求,不是去参加押宝、竞猜游戏。

有人说,“我怎么能分清哪个候选人好哪个不好?”选举不是判断谁好谁坏,不需要谈感情。还是那句话,投票是用选票表达自己的诉求。哪个候选人及其所代表的政党的政纲符合你的诉求,你就去投给他。有些政客确实善于阳奉阴违,这就需要在日常实践中积累经验。只要关注时政,总能甄别出“惯犯”。凡是选前一套选后一套的,下次选举就自动忽略。

有人说,“哪个候选人都看不上。”即使如此,也务必请进入投票站——就算投张“白票”,至少能为华裔社区投票率计算贡献了一个分子。“白票”表示投票者对所有的候选人都不满意,表达了自己对现有政纲的态度。

有些观念必须明白——投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投票给谁是看自己的需要;关注时政、积极投票是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图片

家长的认知程度是家庭教育的天花板。因此,作为家长的公民去积极投票、认真投票,不仅是在满足自己的诉求,也有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有助于孩子在加拿大健康成长。

如果您想了解加拿大三级选举、投票的基本信息,请参加2月29日周四晚七点(太平洋时间)的社区公益讲座“就差你一票”。

ZOOM账号6086086868 。或者在讲座后扫码观看视频。

图片

说一千道一万,行动最重要!社区要觉醒,投票是根本!

图片

参考信息:

https://electionsanddemocracy.ca/voting-rights-through-time-0/brief-history-federal-voting-rights-canada

https://www.elections.ca/content.aspx?section=abo&dir=100/com&document=index&lang=e

https://laws.justice.gc.ca/eng/acts/e-2.01/page-1.html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