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加拿大150多年的历史,华人似乎一直是被歧视、被排挤、被怀疑的阴影所萦绕,从“人头税”到“排华法”,从“怪兽屋”再到“X病毒”。但是,近日的一则以华裔命名路名的新闻,及其这个新闻所带出的一系列以华裔命名加拿大地名的故事,或许可以抹去一丝这种阴影的困扰。

正如中国文化中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传统,西方社会也有如前美国总统林肯所言的现象:“人人都喜欢获得认可和称赞”。所以,铭记他们的名字,就是对华裔社区最好的认可和称赞。

列治文的“吴警官路”和“吴警官广场”

2020年10月26日,卑诗省列治文市议会宣布,为纪念因公殉职的华裔警官Jimmy Ng,决定把该市中心两条规划新建的道路,以Jimmy Ng命名,一条称为“吴警官路”(Cst. Jimmy Ng Road),另一条叫“吴警官广场”(Cst. Jimmy Ng Place)。

Jimmy Ng (1970-2002)殉职时是列治文皇家骑警一名警官。2002年9月15日凌晨,在执勤时他的警车被一辆闯红灯的汽车栏腰撞毁而不幸殉职,年仅32岁。

Ng是华人吴姓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常用拼法。吴警官出生于温哥华,是第二代华裔。他是家中的独生子,父亲是一位在列治文执业40多年的牙医。吴警官1996年加入警队,最初派驻在温哥华岛邓肯市,后来调派回列治文执勤服务社区直至因公殉职。

吴警官殉职后,整个社区都感到十分震惊和难过。为了纪念这位殉职的年轻华裔警官,从2003至2013年,社区人士连续组织了11届「Jimmy Ng 警官街头冰球纪念赛」,加拿大皇家海上援救队一艘搜救船亦以Jimmy Ng命名。

2020年市政府再次以吴警官的名字给当地的道路命名,就是对他为社区服务而献身的最好纪念。

其实,在加拿大一直有这样的习惯,就是以一些在加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人名来给一些道路或公共场所命名。比如,在温哥华,除了以数字命名的道路之外,全市有651条街道,其中以人名命名的占了近一半左右,包括最早从欧洲来的开拓者、英国的王室成员、加拿大的历史人物和政治人物、当时的大土地业主、杰出的女性、英雄的二战老兵和出色的少数族裔人士等等。

正因为如此,在加拿大各地,特别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城市,不乏以华裔人士命名的路名或地名。

温哥华的“林思齐公园”和维多利亚的“林思齐环路”

在温哥华耶鲁镇紧邻福溪湾有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市中心公园,它集各种休闲、运动设施与一体,同时享有福溪和耶鲁镇的美景。各种运动场及其四周绿树成荫,大片开阔的草坪非常适合放风筝、在阳光下嬉戏休闲或举办户外活动。在滨水区的区域,还有几个有趣雕塑供游人欣赏。

林思齐与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交谈

这个公园就是1995年以华裔省督林思齐的名字命名的—— “林思齐公园” (David Lam Park),这是温哥华第一个以华裔命名的公园。在维多利亚大学以林思齐命名的学生宿舍区,还有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道路,“林思齐环路”(Lam Circle)。

林思齐(David See-chai Lam,1923-2010),加拿大商人及慈善家,1988年至1995年间出任卑诗省省督,是加拿大史上首位华人省督。

福溪海滨道是笔者最喜欢的骑车路径之选,每次骑着自行车穿越“林思齐公园”,都会心旷神怡又肃然起敬。

林思齐祖籍广东汕头,生于香港。早年在香港生活,并在嘉华银行任职。1967年他与妻女移民加拿大,在卑诗省定居,1972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当时的林思齐经过一番艰辛努力,在房地产市场上赚取丰厚利润。他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晚年特别专注慈善公益,在加拿大和卑诗省热心捐款和支持文教发展,之后获委任为卑诗省督。他任内的主要贡献包括致力于推动当地种族融和、参与创立卑诗省勋章。

他的着名格言之一是,“你可以立法反对歧视,但不能以立法规范同情,谅解和善意。”

温哥华“陶黄彦斌径”和 “陶黄彦斌公园”

在温哥华,有一条以华裔名字命名的街道 ——“陶黄彦斌径”(Lilian To Way),还有一个也是以她名字命名的公园——“陶黄彦斌公园”(Lilian To Park)。

温哥华前市长罗品信参加陶黄彦斌径揭牌仪式

温哥华以一名华裔女士的名字来命名街道和公园,就是为了表彰已故加拿大中侨互助会创始人之一、行政总监陶黄彦斌女士(Lilian To, 1945-2005)。陶太协助新移民,推动多元文化融合所做出了突出贡献,她的名字已经成为包容性的代名词。

陶太是笔者来加拿大以后认识的第一位华裔社区知名人士。千禧年前一年的1999年,我在西门菲莎大学(SFU)移民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师从研究中心主任、移民经济学教授德沃瑞兹博士(Don DeVoretz),专注研究华人社区的移民问题。

记得当年来到温哥华的第一个周末,我就跟随导师德沃瑞兹教授来到位于华埠的中侨总部大礼堂——礼和堂,参加移民问题社区讨论会。在会上,有幸认识了陶太。在以后的几年当中,与她常常也有工作上的联系,对她干练专业和废寝忘食的行事风格深感钦佩,被她以架设文化之桥为己任,为少数族裔的权益而奔走呼号的使命感而深受感动。

“陶黄彦斌径”路牌上印着陶太的头像。

1974年,陶太在温哥华缅街一间仅仅300平方尺(约28平米)的办公室里,开始了协助华裔新移民安顿的服务项目。数十年来,在加拿大三级政府和华裔社区的支持下,中侨在协助华裔和其他族裔的新移民,提供就业培训,辅导家庭、青少年、耆英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时至今日,中侨互助会已成长为在全加和亚洲地区拥有40间办事处,500多员工,数千名义工的大型社会服务机构。

1986年陶太出任了中侨互助会行政总监,直到2005年7月因心藏病逝世为止。

当地社区对她毕生的贡献有目共睹。2016年7月,温哥华市政府决定将华埠中侨大楼旁的上海巷(Shanghai Alley),增添命名为“陶黄彦斌径”,这也是温哥华首条以华裔命名的街道。

公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2017年4月,温哥华公园局决定将新建在育空街(Yukon Street)和第17大街(17th Avenue)的社区公园命名为“陶黄彦斌公园”。这个公园就是在陶太生前居所的位置上规划改建而成。正如公园局的命名决议中写到的,“此乃一美丽而活跃的公园;亦是庆祝她重要遗产之好地方。”

温市奥运村的“黄光远广场”

位于温哥华奥运村的“黄光远广场”(Milton Wong Plaza),是2018年温哥华市政府决定以华裔企业家、慈善家、前西门菲沙大学校监黄光远的名字来命名。

黄光远先生(Milton Wong, 1940-2011)在温哥华出生并长大,从UBC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漫长而成功的商业生涯。他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后来被汇丰银行收购,并一直担任该银行董事长直至退休。他创立了全国性非营利组织Laurier研究所,致力于研究加拿大多元化问题。

他在创立国际知名的加拿大国际龙舟节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是“温哥华科学馆”(Science World),救世军,红十字会,卑诗省癌症基金会和基督教青年会的主要筹款人和顾问。1997年,他亲自担任大会主席,促成了以“华粹展北美,商网联全球”为主旨的第四届世界华商大会于8月在温哥华成功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个代表团逾1,300位华商代表参加了该届大会。

广场坐落在奥运村两只大鸟雕塑的地方,是市民休闲的好场所

黄光远先生还曾在1999年至2005年,担任西门菲莎大学的校监,也是该校1963年建校以来唯一的华裔校监。当时,笔者正巧在西门菲莎大学做研究工作,期间,通过导师的工作安排,有幸与黄光远先生认识交流。后来,笔者在加拿大亚太基金会任职期间,仍然有机会与黄先生及其后代家人有工作上的联系,受益匪浅。

“慈眉善目和温暖的微笑”,每个见过黄光远先生的人都会对此留下深刻印象。除此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特征性的微微翘起的下巴。也许是遗传基因的作用,他的后代家人几乎都有这个脸部特征——Chin Up(翘起下巴:振作起来)。

黄光远生前在艺术与文化、社会公义、金融业、社区发展及多元文化等多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获各级政府颁发的荣誉多不胜数,包括加拿大勋章、卑诗勋章、卑诗商界名人堂,以及由温哥华市政府所颁发“城市自由奖”(Freedom of the City Award)。

除此之外,2009年,温哥华市中心的西门菲莎大学现代艺术学院新剧院落成,也是以黄光远夫妇的名字命名,为“菲与黄光远实验剧院”(The Fei and Milton Wong Experimental Theatre)。

当时的温哥华市长罗品信是如此表扬黄先生所作的贡献:“黄光远为温市贡献良多,实至名归,他的领导力、慷慨和奉献深入民心,激励了众人。”

市政厅的“韦业祖会议室”

从2018年开始,在温哥华市政厅一楼,有一个会议室是以一位华裔建筑师名字命名的——“韦业祖会议室”(Joe Wai Meeting Room)。

着名华裔建筑师韦业祖(Joe Wai, 1940-2017),于1940年在香港出生。他的外公1886年从福建三水来到加拿大,母亲在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出生,年轻时返回香港读书,就在那里结识了韦业祖的父亲。在香港出生的韦业祖,在那里接受初级教育,1952年返加,开始在加西上高中。随后在卑诗大学(UBC)建筑系就读。

大学毕业后,韦业祖前往英国伦敦市政府工作3年,为大伦敦议会负责设计可负担房屋。从英伦三岛返回加拿大后,韦业祖在建筑公司又干了8年。1978年,韦业祖着手创立自己的建筑事务所,距今已有近40多年历史。

作为加拿大着名华裔建筑师,他用毕生心血倾心打造华埠建筑,为华社留下丰硕遗产。他参与设计中山公园、“千禧门”、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以及多个专为长者而设的社区房屋项目。中山公园曾获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顶级城市花园。韦业祖也获颁发卑诗建筑学会终身成就奖,以及温哥华荣誉市民奖。

作为建筑学的过来人,韦业祖曾对后生谆谆教诲:“虽在西方学习,但不要失去中国根脉,不能切断悠久历史,不要抄袭照搬,要明白里面的精髓,同时融入本地文化里面。”

通向UBC的“黄滔大师纪念大道”

温哥华西区通往UBC校区的一段西16街(W. 16th Ave.)上,在特拉法尔加街(Trafalgar St.)至布兰卡街(Blanca St.)之间,有一段约3.7公里长的路中心隔离林荫大道。2018年,市政府将此命名为“黄滔大师纪念大道”(Master Toa Wong Commemorative Boulevard)。

黄滔(Toa Wong, 1914-2015)是杰出的粤剧大师。祖籍禺北人氏。生前从事艺术工作80多年,粤剧知识丰富,一直致力于提携后辈,在粤剧界深受敬重,桃李满天下,名声更享遍国际。

1960年,他获聘到加拿大教授剧艺,在振华声艺术研究社教诲不倦,弟子遍布北美及英伦。在香港时,文千岁、阮兆辉、钟丽容等亦曾受业门下。

在1997年曾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粤剧乐理。曾将自己搜集整理的粤剧文物,如戏服、绝版曲谱、书籍捐赠给世界各地博物馆,包括卑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纽约华人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亦着有十三本粤曲教材《梨园话旧》。

温市西端区的“Jung巷”

温哥华市中心的西端区(West End),与太平洋大道(Pacific St.)接海滨大道(Beach Ave.)平行相邻的一条小巷,2018年就是以华裔女教师Vivian Jung命名的“Jung巷”(Jung Ln)。

Vivian Jung(1924-2014),是温哥华教育局正式聘用的首位华裔教师。同时,她身兼多职——一个母亲、一位舞者、也是一位活跃于华人社区的志士。

作为公立学校的教师,Vivian Jung 必须考取游泳执照。但在上世纪40年代,非白人是不被允许使用公共游泳池,更何况她是一位女性。为对抗这不公平的待遇,Vivian Jung 和她的教师同事以及同学们发起杯葛游泳池的行动,以示抗议。这个重要的举动成为后来废除公共场所种族隔离政策的开始。 Vivian Jung 最后成功考取游泳执照,在Tecumseh 小学任教长达35年。

Jung 巷东头与布勒街(Burrard St.)相连
路牌小字写着:“Vivian Jung | 突破种族隔离的教师"

Vivian Jung 的故事象征着只要齐心合力,便可以带来正面的社会影响。

温市中心联邦政府办公楼—— “郑天华大楼”

2007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将位于温哥华市中心布勒街(Burrard St.)401号的联邦政府办公大楼命名为“郑天华大楼”(Douglas Jung Building),以纪念他对加国的杰出贡献。

郑天华大楼与笔者在原温哥华总部促进局任职时的办公大楼相邻。每天上下班都会从大楼门前经过,每次都会对大门口的“郑天华大楼”标牌行注目礼。

郑天华(Douglas Jung, 1924-2002),是加拿大首位华裔和亚裔国会下议院议员。从1957-1962年间以加拿大进步保守党身份,出任温哥华中选区国会议员。他曾主动加入加军参加二战,为华裔争回了选举权,为加拿大华裔作出巨大贡献。

郑天华1924年2月24日生于加拿大卑诗省维多利亚市。他出生那年,正好是加拿大《排华法案》通过的第二年。所以,他一出生就失去了加拿大公民权利。他的童年成长过程中,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了各种华裔被歧视的遭遇。他晚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你要了解那时加拿大是什么样子,根本不存在华裔加拿大人,即使华人在加拿大出生,也没有投票权利,不承认是加拿大公民,也不能从事某些职业。”

大楼顶部有加拿大联邦政府标记

成年以后,郑天华就一直致力于为华裔争取平等的权力而抗争。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郑天华立即申请参军抗日,但由于没有公民权利而被拒绝。郑天华没有气馁,还是不断地争取。后来,由于盟军在东南亚战场失利,加拿大急需更多的包括懂华语的军人来扭转战局。因此郑天华才和其他近700名华裔后生一起被征入伍,并在1944年8月,被派往亚洲前线对日军作战。

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郑天华回国后,联合华裔退伍军人积极请愿要求恢复华裔的公民权利,特别是投票选举权,同时请愿废除《排华法案》。1947年5月14日加拿大正式废除了《排华法案》。

门口的大楼标牌

后来,郑天华用退伍军人基金进入了UBC大学,1953年毕业获得法律学士,1954年得到卑诗省律师执业牌照。1962年他被任命为移民上诉委员会法官。

郑天华1950年加入联邦保守党,1957年当选国会议员,并受命担任加拿大驻联合国代表。1990年获加拿大勋章,1997年获卑诗省勋章及加拿大军人勋章。

维多利亚市的“李梦九道”

在卑诗省府所在地维多利亚市的唐人街上,有一条仅 176英尺 (54米)长,连接菲斯加德街和百年广场的人行小道,以华裔翻译官、教育家李梦九的名字命名——“李梦九道” (Lee Mong Kow Way),纪念李梦九对侨界教育和跨文化理解的贡献。

“李梦九道”巷口的壁画 ——1905年李梦九全家福

李梦九(Lee Mong Kow,1861-1924)出生于中国广东番禺。他于1880年左右从中国抵达加拿大,任职加拿大海关及移民局首席通译长达30多年,肩负华洋沟通之重任,成为华人社区与加拿大社会之间的重要纽带。

梦九公在担任官方翻译工作之余帮助创办了加拿大第一所免费的中文小学“乐群义塾”(1899-1909),并亲自担任校长。1909年,他再协助兴建公立学校“中华学堂”(1909-1911),并任名誉校长十一年之久。1912年“中华学堂”改称为“华侨公立学校”。

“李梦九道”的标牌

梦九公不仅热心发展侨教,而且热心侨社福利,曾任维多利亚中华会馆九届执行理事,可谓不遗余力,备受敬仰。

李梦九于1920年移居香港,出任加拿大太平洋服务有限公司的中国代理。1924年在香港去世。

多伦多的“陆郎毅路”

位于多伦多市北约克区的一条2015年新修的道路是以“陆郎毅路”(Helen Lu Road)命名,以此纪念一位服务当地社区40多年的华裔社工——被人广为尊称为“义工皇后陆妈妈”。

陆郎毅(Helen Lu, 1931-2013)生于中国大陆,幼年和家人迁往台湾,1969年与家人移民加拿大。她先在联邦政府机构工作,退休后热衷为当地慈善组织义务工作,是当地知名的耆老照护中心颐康基金会的创会会员和董事,又曾担任安大略省心脏及中风基金会华人分会的创会董事,还投身大多伦多地区病童医院等多家医院担任义工。曾积极为中国、海地、索马里、朝鲜以及台湾等地自然灾害受灾者募捐。

陆郎毅40多年为加拿大社区服务的无私奉献被广为赞誉。她曾经获得联邦政府颁授的女王金禧纪念勋章、荣获安大略省省督勋章、安省移民厅杰出成就奖,2010年又被选为多伦多城市英雄。

陆郎毅去世后,多伦多市政府一致同意,将当地新修的一条道路命名为“陆郎毅路”,并于2015年10月24日正式揭牌启用。

别样的名称、同样的纪念——“菜园月牙街”及其他

除了上述以加国华裔人名来命名路名和地名之外,有些地方还很有创意的用一些其他中国元素来命名的。

“菜园月牙街”(Choy Yuen Crescent)是温哥华市政府为正在改建的Oakridge商城区的一条新建街道命名,以纪念在1960年代开始从国际市场大规模进口水果和蔬菜之前,本地华裔菜农为市场提供了新鲜农产品,保障本地食品供应所作出的贡献。当时,Oakridge商城附近地区还都是农地菜园。

在温哥华的缅街和18街交界处,有一个“太阳希望公园”( Sun Hop Park)。温哥华公园局以此命名,就是为了表彰在该地区创业发展的华人杂货店及其传统。在上世纪20-30年代,该地区的食品杂货店和果蔬批发商家超过150多个,其中华人移民开办的达到80%,很多都保持至今。Sun Hop公司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家,因它与英文Sun Hope(太阳希望)谐音而入选。

在多伦多市中心湖滨美丽的音乐花园对面,有一条小道路名叫“马友友小道”(Yo-Yo Ma Lane)。在万锦市华人聚居的地方,有一条以孙中山先生命名的街道,“中山路”(SUN Yat-Sen Avenue)。在温哥华华埠,还有一个“中山公园”(Dr. SUN Yat-Sen Park)。在欧肯娜根湖有个"突击队湾"(Commando Bay),存有纪念1944年在此为二战备战训练的13名华裔突击队士兵的标牌。温哥华东区的“中国溪公园”(China Creek Park)。在基洛纳市以前华裔市议员李本命名的“李本公园”(Ben Lee Park)。据说,在萨省还有一个正在建设的“孔家庄” (Kong Jia Zhuang)等等。

结语

加拿大就是这么一个可爱的地方。虽然,政府官方对路名、地名的命名有严格的筛选标准和管理办法。但是,仍然坚持以各界对加拿大各地社区做出重大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杰出人士命名的方法来认可和纪念,充分体现加拿大的包容和尊重。

在加拿大各地,有这么多地方以华人的名字命名,显然就是从一个侧面对华裔社区的认可和称赞。当然,在大学、医院、企业或社会团体等民间机构,也有选择以杰出华裔人士命名的,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其实,华人对加拿大贡献的点点滴滴,不只是记录在历史教科书里,也不只是陈列在公共博物馆里,而应在人们目之所及的生活里,更应在大家感同身受的心灵里。

美国黑人女诗人马娅·安杰卢(Maya Angelou)曾经这样写道,“人们会忘记你说过的话,人们会忘记你作过的事,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让他们得到的心灵感受。”

如果你在加拿大居住,节假日不妨带着家人,去这些华人命名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给孩子讲讲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如果你不在加拿大居住,等疫情过后,请在加拿大旅游攻略上一定要加上这些华人命名的地方,去感受一下华人走世界的风采与精彩。

本文作者简介

半张,业余自由写作人士。出生上海,曾在亚、欧和北美上学、进修和工作。从2000年起定居温哥华。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