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移民加国三十余年,参加俱乐部七、八个,健身的、舞蹈的、文学的、社团的、收费的、免费的,少则数十日,多则半载一年,最终都不长久。然而一个最不正规的“俱乐部”却和我相伴多年。它在我的移民融入之路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就是三角洲Ladner社区中心游泳池。

发现它起因儿子。我儿小学时多门成绩都好,但体型瘦弱又不善运动,PE总不尽如人意。于是强化体能训练,跑步、打球、跳绳外加每周一次的游泳课,这泳池便进入了我的生活。

第一次去我就喜欢上它了: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湛蓝、清澈的游泳区域,完备的滑梯、攀岩娱乐设施,桑拿室、热水池、健身房一应俱全。这里各族裔泳者和睦相处,彼此友善,操不同口音的英文打招呼和交谈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氛围。桑拿室和热水池常常座无虚席,热闹非凡,那壮观的场景简直像开联合国大会。儿子上泳课时,我便到“联大”静听各色人等高谈阔论。不久,我就发现这里有个高大威猛的灵魂人物Kert,人们戏称他:Boss。

图片

(图自 Ladner Community Center)

Kert近两米的个头,四十五、六岁的样子,白里透红的肌肤配上英俊的容貌,妥妥的型男,只是浓密卷曲的胸毛令人有几分惧怕。他气场强大,所到之处总有追随者不离左右。他在与人谈笑风生的同时,一会儿给俄罗斯女人捏肩,一会儿给印度小伙儿按背,那架势似乎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那天,我和Kert池边相遇,我的“Hi”还没出口,他那洋腔洋调的中文“你好”便抢先一步,着实吓我一跳,我吃惊地问:

“你会中文?”见他没反应,又用英文问了一遍,他回答:

“NO”。他说他只会三句——“你好”、“谢谢”、“再见”,然后补充道:“交朋友这三句足够了”。我们哈哈大笑,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图片

(图自 Ladnerstingrays)

几次交谈后,我们热络起来。我得知他是第三代苏格兰移民,在加航工作二十多年了,买游泳年票,几乎每晚都来泳池。他很健谈,说太太不喜欢游泳而是看肥皂剧,讲他一家七口的天伦之乐。我掰手指算了算:夫妇二人加两个女儿……噢,他把三条狗也算在内,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宠物算家庭成员的。不知从何时起,我也成了Kert的按摩对象,他是否真懂医术我不知,但每次按摩后我僵硬的背部和颈部确实舒服了许多。

Kert关爱他人且心思细腻。有一次,桑拿室地面的胶皮垫翘了角,一位老者被绊了一下,他来不及报告工作人员,即刻席地而坐,十分认真地把它修好了。还有一次,一位女士可能因桑拿室温度太高或在里面呆的时间过长,站起来时一个踉跄险些摔倒,Kert见状反应神速一把接住她,小心翼翼地扶她到外面坐下,用水瓶给她降温并关切地问询,还招呼救生员给予帮助。这种身体力行的助人为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的人们,大家都为互相帮助而感到暖心。

图片

(图自 Anxiety in Canada)

不知不觉中,每周一次的泳池聚聊成为我了解加拿大人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窗口。

有一次我问Kert:“你休闲时喜欢做什么?”

他想都没想就说:“一个人去海边。”

我问:“一个人去不觉孤单吗?”

“才不会呢!”他眉飞色舞地描述起来:“躺在柔软的沙滩或草地上,聆听鸟叫和水流声,享受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

的确,西方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亲近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受Kert影响,那以后我开始喜欢周围的一草一木,时不时就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公园里、树林中、沙滩上常留下我的足迹,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成了我的一个喜好。

图片

(图自 Authetik Canada)

有时和Kert聊日常,我把本周有多么忙碌、见了多少客户、签了多少合约、周末还赶写稿子悉数相告,期待他夸我能干。可他并不欣赏,还觉得我可怜,他说生活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然后他讲述和老朋友去了酒吧,给女儿办了生日会,附近新开的餐厅牛排很美味,刚上映的电影简直棒极了……有时他还高兴地说去什么协会做了义工。Kert信奉的人生价值在于:先把自己过好,再尽己所能为别人、为社会做些什么。

Kert对中国人民很友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第二天,人们又聚泳池,奥运会成了那晚聊天的主题。Kert像演讲似的动情地说:

“开幕式的第一声鼓就把我彻底震撼了。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美轮美奂的舞蹈……啊,太美了!我哭了。”接着做了个擦眼泪的动作,可爱极了。

他的话感染了我,还曾担心老外看不懂开幕式表演呢,结果人家比我还激动。那晚,Kert预言中国金牌总数一定第一。我没敢附和,但借他的吉言,心中默默地祝福中国。结果真神了,十六天后Kert预言成真!

图片

(图自 Topend Sports)

奥运赛程近半时,眼见几大体育强国奖牌数不断攀升,很多小国都上了奖牌榜,可加拿大仍然一无所获,这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然而咱加拿大人怎么看呢?听听泳友们的发言吧!

Nancy安慰道:“奖牌会有的,要有信心和耐心。赛程虽然过了快一半,但毕竟还有一半。”

Mike申辩说:“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拿不到奖牌不是我们的错。不是我们太差,而是对手太强。”

Rod充满信心:“冬季奥运会才是我们的强项,连省长都邀请美国来拿冰球银牌呢,这不说明金牌是我们的吗?”

不愧是“Boss”,Kert的总结发言还挺有水准:“重在参与!最重要的是我们去了,拿不拿奖牌以及拿多少都无关紧要。”

好一个加拿大人特色心态!随后大家会意的笑声响彻泳池。

几年锻炼下来,儿子终于长成结实的小伙子,上了大学。不久,我也搬去另一个城市,那泳池便在生活中消失了。虽然我偶尔会想起它,想起Kert和泳友们,但终究没顾上去。一年后的一天,我整理抽屉发现那张游泳卡,才想起卡上还有些余额呢。

图片

(图自 City of Delta)

当我再进到泳池时,一种久违而熟悉的亲切。几个相识的泳友过来惊喜地打招呼,四周还多了些新面孔。我正四下观察与之前有什么变化时,就见高大的Kert从入口处走来,他慢悠悠地边走边不时与人说笑着。突然,他发现了我,随即径直走来,张开双臂,我也面露喜色地顺势迎向他。我们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拥抱过后坐在浅水区,他开启一连串发问:

“你藏到哪里去了?你儿子呢?为什么这么久不来了?”

我既感动又愧疚。无论如何,就算每周见一次也有好几年了,我连招呼都没打就消失了,不太应该了。我先跟他道歉,然后告知我的情况:

“儿子上大学了,我搬家了,太远就没再来了。”我以为理由挺充分的,谁想他听后瞪大眼睛,一脸困惑:

“你只是为孩子才来这里吗?为什么不为你自己?从你家来这儿走高速路最多30分钟,不远!”我心说:这还不远?!

也许是久别吧,那晚我们聊了很多,和他、和泳友们,还认识了新朋友。我发现我的英文精进不少,基本上可以和他们无障碍交流了。离开泳池时,Kert不由分说地道别:“下周见!”

回家路上,我的心情特别愉快。一、两个小时的泳池时间使白天工作中的烦恼、疲惫荡然无存。那句“下周见”成了压力和动力,之后我又恢复如前每周去泳池一次。我参加水中健身班,游泳从最初的200米逐渐增加到800米。每次锻炼后,蒸蒸桑拿,泡泡热水,养养身心。

而与Kert他们聊天,讨论国际、国内乃至社区发生的大小事,增长见闻,提升认知,融入感倍增。Kert几乎每次见到我都会问:有什么有趣的事吗?我想不练英文都难。而当见我情绪不高时,他又会幽默地开导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哈哈哈……

图片

(图自 Vetlanda-Posten)

加拿大是冰球大国,我对冰球的喜爱是在泳池培养的。有次逢北美冰球联赛决赛,平时播放的音乐换成赛况转播,一下子泳友分成了两派,各自为喜爱的球队喝彩。每当一方进球,都有人拍出水花欢呼。我那时对冰球一无所知,经询问得知决赛的是两个美国球队。

“闹了半天没加拿大什么事,这些人瞎操什么心嘛!”我一脸的不屑。Kert见状又瞪大眼睛:

“加拿大人不懂冰球可不行!”他开始给我讲解北美冰球联赛NHL,讲联赛很多球队里都有加拿大球员效力,这多么值得加拿大人骄傲啊!

为了能跟他们聊天时多些共同话题,我开始关注冰球和观看NHL赛事,才发现冰球原来是一项非常具有观赏性的运动。球员的速度、激情、个人技巧和相互配合把雄性荷尔蒙展现的淋漓尽致,造就了赛场上瞬息万变的不确定性,扣人心弦的比赛节奏最大限度地刺激着观众与球员同呼吸、共命运。冰球实在太有魅力了!我成了冰球迷。

后来两次最令人难忘的时刻我都成了历史的见证者:一次是2010年冬奥会加拿大男女冰球均获金牌,我去市中心参加了球迷庆祝;另一次是2011年6月15日在NHL2010-2011赛季决赛时,温哥华加人队主场先赢后输,败给了波士顿棕熊队,与斯坦利杯失之交臂,成了加拿大人心中的痛。决赛进行时,在市中心大银幕处数万由喜转悲的球迷中也有我。

感恩三角洲Ladner社区中心泳池带给我人生中极有价值的这段时光,感谢那些不同族裔的泳友、特别是Kert的真诚和友情。他们的陪伴给了我轻松和愉悦,不仅使我的英语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心灵也在成长中升华。

我学会了善待自己,尊重他人,珍惜美好,享受生活。相约泳池虽然只是我移民生活的一个侧面,却是我移民融入之路上精彩纷呈的篇章,成为我在加拿大这个新家园的精神财富。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说明性配图

© 加拿大高度传媒集团版权所有。若无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